【醫學百科●基因克隆】
拼音
jīyīnkèlóng
概述基因是細胞內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總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
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是不同物種以及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表現出不同的性狀的根本原因,即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基因通過DNA復制及細胞分裂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并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使遺傳信息得到表達。
基因克隆技術包括了一系列技術,它大約建立于70年代初期。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伯格(P.Berg)等人于1972年把一種猿猴病毒的DNA與λ噬菌體DNA用同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后,再用DNA連接酶把這兩種DNA分子連接起來,于是產生了一種新的重組DNA分子,從此產生了基因克隆技術。
1973年,科恩(S.Cohen)等人把一段外源DNA片段與質粒DNA連接起來,構成了一個重組質粒,并將該重組質粒轉入大腸桿菌,第一s次完整地建立起了基因克隆體系。
一般來說,基因克隆技術包括把來自不同生物的基因同有自主復制能力的載體DNA在體外人工連接,構建成新的重組DNA,然后送入受體生物中去表達,從而產生遺傳物質和狀態的轉移和重新組合。
因此基因克隆技術又稱為分子克隆、基因的無性繁殖、基因操作、重組DNA技術以及基因工程等。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yinkelong_10818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