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過敏性紫癜臨床路徑(2010年版)】
拼音
guòmǐnxìngzǐdiànlínchuánglùjìng(2010niánbǎn)
《過敏性紫癜臨床路徑(2010年版)》由衛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衛辦醫政發〔2010〕198號《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小兒內科19個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中發布。
過敏性紫癜臨床路徑(2010年版)一、過敏性紫癜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過敏性紫癜(ICD-10:D69.004)。
(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1.病史: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尤其5-10歲兒童;
常無明確誘發因素,但病初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
2.體征:高出皮面可觸及紫癜為典型表現,皮疹常為對稱性,四肢為主,伸側面為多。
可伴關節、消化道或腎臟癥狀。
3.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白細胞正常或輕度升高;
血小板正常或增高。
免疫球蛋白IgA部分病例可增高,血清補體正常。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1.普通型紫癜(單純皮膚紫癜):注意休息及對癥治療(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藥物如雙密達莫片、維生素C、維生素P等)。
2.如合并關節或腹部癥狀:首選糖皮質激素治療。
3.如合并腎臟癥狀:按過敏性紫癜腎炎治療(判斷臨床類型,必要時行腎組織活檢判斷病理類型作分型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普通型3-5天,關節型或腹型一般7-10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D69.004過敏性紫癜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和大便隱血;
(2)C反應蛋白(CRP)、血沉;
(3)肝腎功能、血電解質;
(4)免疫球蛋白、補體。
2.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尿微量蛋白系列、抗核抗體、抗中心粒細胞抗體、胸片、B超等。
(七)治療開始于診斷第1天(八)治療方案與藥物選擇1.普通型紫癜(單純皮膚紫癜):可用抗血小板凝聚藥物如雙密達莫片(3–5mg/Kg/d)(不超過150mg/d)、維生素C、維生素P等。
2.合并關節或腹部癥狀:首選糖皮質激素治療,靜脈使用效果較佳,癥狀緩解后逐步減量并停用;
注意觀察和預防糖皮質激素副作用。
3.消化道出血者作為急診處理并注意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4.出現尿檢異常等腎臟損傷為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明確臨床類型,必要時行腎組織活檢判斷病理類型作進一步分型治療。
(九)出院標準1.皮疹減少或消退。
2.無明顯關節癥狀、腹部癥狀。
(十)變異及原因分析1.皮膚紫癜反復出現,需要積極尋找原因并處理干預。
2.患兒入院時發生嚴重關節癥狀、腹痛、血便以及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和(或)腎功能異常需進行積極對癥處理,完善相關檢查,向家屬解釋并告知病情,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增加住院費用等。
引用:http://big5.wiki8.com/guominxing ... anban.A3.A9_11603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