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學習心得】
原文如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善。
自己原來理解如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高尚品德的人看到方法,努力並且做。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介於高低之間的人看到方法,好像保留好像遺棄。
下士聞道,大笑之.
位居低處的人看到方法,程度之深諷刺這個。
不笑不足以為道.
非諷刺非值得用當作方法。
故建言有之:
所以提出意見話語正面存在。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了解方法好像糊塗,增加方法好像減少,平順方法好像相似,高尚的好的修養、品行好像低地,寬闊的好的修養、品行好像不充滿,創立好的修養、品行好像苟且敷衍,根本本性好像變更,重要的位置地位沒有角落,重要的才能遲發展到一定的狀態,重要的聲少發出聲音,重要的外觀沒有模樣。
道隱無名.
方法藏匿沒有出色的、大家都知道的。
夫唯道,善貸且善。
感嘆只有方法,專長於寬恕並且是好的,正面的。
聽完老師耐心講解後,正確理解論述如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高尚品德的讀書人聽到方法,努力並且做。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等的讀書人聽到方法,好像要保留又好像丟掉放棄。
下士聞道,大笑之.
低等的讀書人聽到方法,程度深的諷刺或嘲笑。
不笑不足以為道.
非諷刺非值得用當作方法。
故建言有之:
所以提出意見話語正面存在。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了解通曉方法如果糊塗,由外而內的方法好像離開,平順的方法好像相似,好的規範好像困境,重要的空無所有好像辜負,眾多的共同遵循的規範好像苟且敷衍,事物的根本原來的樣子好像變更或改動,重要的法子沒有邊界,重要的才能遲達到,重要的消息少張揚,重要的狀態沒有固定的樣子。
道隱無名.
方法藏匿沒有稱呼。
夫唯道,善貸且善.
說到獨有的方法,要專長於代出和代入並且正面的。
這篇文章比較詳細論述三種類型的人,對於真理與方法,所表現出不同的態度。
上進者,有潛力者瞭解好的方法,就會更加努力學習與實踐。
中等者,一般的人瞭解好的方法,就會愛理不理,好像與自己沒什麽關係一般。
沒學習能力者,一直走下坡路的人即使瞭解好的方法,就會諷刺並取笑,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多此一舉,自認為這麽簡單的道理,居然還膜拜認為是真理。
如果想學習,掌握正確的方法,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
常言“心態決定一切”不無道理也。
如果以一種自認為懂,自認為了不起的心態,根本就不能說到學習兩字,因為這樣就相當於一個盛滿水的碗,已經不能裝下任何東西了。
如果以一種愛好,或者一時衝動的態度學習,那麽就會有時候用心,有時候又不用心,心血來潮的時候,就好像很用功很努力,當心情不好或者興趣下降的時候,又好像沒有一點動力學習了。
這種結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到頭來,還是學不懂。
所以正確的求學態度應該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態:有持之以恒的決心,百折不撓的堅定。
無論心情好,心情壞;無論有時間,沒時間;無論悲或喜都要一如既往的態度為學。
這樣堅持,才有望有一天能夠學有所成。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