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曾子】
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時代魯國南武城人(山東費縣),為曾皙之子,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六歲,於孔門為後進。
曾子天資魯鈍,但卻能領悟孔子之道,嘗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論語里仁)他又能時刻自我反省勉勵,實踐孔子的教誨。
論語學而篇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對於知識分子的責任,尤為重視,論語泰伯篇載曾子之言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他認為「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的人,才算是君子。
曾子事親至孝,孟子離婁上篇載:「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
盡心篇記載,曾皙喜食羊棗,曾皙死後,曾子即不忍再食羊棗。
孔門弟子中,以曾子孝行最著,故先儒相傳孝經是孔子為曾子陳述孝道的著作。
漢書藝文志載曾子十八篇,漢戴德撰大戴禮記有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曾子制言上、曾子制言中、曾子制言下、曾子疾病、曾子天圓等十篇。
在孔門弟子中,曾子將孔子之學傳授給子思(孔子之孫孔伋),再由子思傳於孟子,所以曾子實為儒家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
見附圖1。
(王仲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5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