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皮影戲】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27 09:31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皮影戲】

中華百科全書●戲劇●皮影戲

 

影戲,發源於漢,盛行於唐宋。

 

漢書外戚傳說:漢武帝最寵愛的李夫人,不幸早死,帝思念不已。

 

有名叫少翁的術土,能招亡魂,乃於夜間燃燈幃帳內,請帝坐他帳遙望,須臾。

 

果有女如李夫人模樣,姍姍而來,先是落坐,繼又起立緩行數步,萬種柔情,看得武帝如醉如癡,以為李夫人真的魂兮歸來了。

 

其實只是少翁巧用紙人燈影,戲弄了神思恍惚的漢武帝罷了。

 

唐代佛教盛行,僧侶們也常為善男信女設置屏帳,利用燈影做招魂法事,後來河北灤州一帶的皮影戲,還有人稱宣卷影的。

 

據事物紀原載:「宋仁宗肘,市人有能說三國事者,或採其說,如緣飾,作影人,始為魏蜀吳三國戰爭之像,至今傳焉。」

 

於此,則知從前的招魂影術,到了宋代,才由說書人以戲劇型態來扮演故事,供人欣賞。

 

我國陝西各地的影戲,在長期的發展中,爭新鬥奇,各取所好,以唱腔、樂器,及表演技巧的不同,計有渭南一帶的燈影,富平、涇陽的梆子燈影,安康、洵陽等地的道情燈影,西安的二簧燈影,醴泉、乾州的線板燈影等等,這些各具特色的影戲,分別流傳到全國各地。

 

影人的製作,據「都城紀勝」載:「凡影戲,初以素紙雕簇,後用彩色製皮為之。

 

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以醜形。」

 

直到現在,仍然師承老法;

 

首先是製皮,分做拔毛、使乾、削薄、壓平、磨光等步驟。

 

次為雕刻。

 

先上人物畫稿於皮上,再以各型雕刻工具,鏤刻人體各部。

 

三為彩色,在皮人上彩繪各種顏料,並浸抹桐油,使能特別透明出色。

 

四為簇,將皮人各都個件穿孔,用絲線綴聚成一個靈活的皮影人,背面用三支細長的竹籤,分別縛紮在胸部和雙手上,掌籤人特此挑弄,表演各種動作。

 

技藝高超的掌籤人,在表演喜、怒、哀、樂劇情時,能令觀眾歡笑、憤叫、流淚、傷感…。

 

至於交戰,有能同時挑弄八個影人的,他如當場上馬下馬、換盔甲、拋兵器、搶刀奪槍,種種架式,令人不可思議。

 

臺灣的影戲,一說由潮州傳來,一說傳自福建。

 

據前清嘉慶年間,臺南普濟寺重興碑所載:「理宜潔靜,毋許演唱影戲。」

 

看來,當時此戲必很盛行。

 

演唱的戲目,有西遊記、封神榜、五虎平南等,現存的戲班,有高雄大社的東華皮影戲團,由嫡傳的第五代團主張德成領導。

 

前些年還曾應聘到美國表演。

 

第一代名叫張狀,嘗言傳自潮州,係隨延平郡王來臺。

 

推算起來,可能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間。

 

(張新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3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