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常遇春】
常遇春(西元一三三○~一三六九年),字伯仁,明懷遠人。
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
初為盜,於元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歸太祖於和陽。
從平陳友諒,功最大,太祖即吳王位(一三六七),進遇春平章政事。
是年秋,拜副將軍,東伐平江,擒張士誠,進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
復與大將軍徐達帥兵北征,而於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克大都(北平),逐走元順帝,為太祖奠定天下。
洪武二年(一三六九),遇春帥步騎九萬,直搗元上都(開平)。
元順帝北走,追奔數百里,俘獲元將士萬人,車萬輛,馬三千匹,牛五萬頭。
師還,次柳河川,暴疾卒,年僅四十。
太祖聞之,大震悼,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親出奠,以天子為大臣發哀,賜葬鍾山之原,贈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忠武。
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二。
遇春沈鷙果敢,善撫士卒,摧鋒陷陣,未嘗敗北,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長大將軍徐達二歲,數從征伐,聽約束惟謹,一時名將稱徐、常。
遇春常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云。
見附圖1。
(呂士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2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