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福利指標】
欲研究社會福利增進的緩速深淺,通常必須要有具體衡量的尺度,福利指標(WelfareIndicator)即為衡量其演化過程的一項標誌。
這種研究趨勢,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由於各國經濟蕭條,人民生活貧困,莫不以謀求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為急務,當時經濟成長與平均每人所得遂成為各國進步之指標。
惟經濟長期快速發展之後,亦給人民生活帶來許多困擾,諸如環境污染、噪音與擁擠等,致所得提高,人民福利未必隨同獲益,經濟成長已不能真實顯示社會福利之改善。
聯合國乃於民國六十一年研訂人口與社會統計制度,建議各國採行,用為衡量社會福利,提供各國政府改進人民生活,制定社會福利政策之參考。
美、日及其他先進國家多已採行,並參酌其本國國情編製福利指標。
我國有關福利指標之基本統計,早期均散見於各有關機關之公務統計之內,及至民國六十四年始由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經濟建設委員會的前身),按年將各種重要福利指標彙編成社會福利指標,當時所選項目共有八大類三十五種附表。
及至六十七年起重新組合歸併各分類體系成:經濟狀況、個人發展、社會均等、生活環境、教育文化、社會安全與福利,以及衛生保健等七大類二十六種附表,並將各項基本資料予以指標化,以期編製福利綜合指標。
另行政院主計處自六十七年起亦按月彙編臺灣地區重要社會指標月報,及至七十年為充實內容,乃將之擴編成年報社會指標統計,內分十二類二百零六項,但未將基本資料指標化。
此種指標之制定,其最大功效為樹立明確的行政目標,可作施政計畫之依據,為編列預算的準繩,追蹤考核之索引等。
(曾碧淵)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08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