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費陶錫】
費陶錫(Abal-QasimFirdaws?
,西元九四○~一○二○年),生於波斯西北部,呼羅珊(Khursn)圖斯(Ts)附近之小城。
其父為地主。
費陶錫自幼對波斯歷史與傳統存有極濃厚之興趣,因此在其早年之詩作中,經常可見以伊朗高原之歷史、傳說或故事為插曲。
九世紀中葉,波斯人達奇奇(Daqiq?)
曾著波斯史詩帝王之書(ShahNama,TheBookofKings),當時費陶錫苦求而未得此書。
及達奇奇於九八○年被刺殺後,由友人轉薦,在圖斯阿部曼叔爾(AbMansr)處得此書。
費陶錫就開始接繼達奇奇之作,重加編併,為其作具體之表達。
此部波斯史詩,長達六千對句,以一標準的波斯文刊本來排版,可達十卷之數。
費陶錫治學嚴謹,用字多深思熟慮,他儘量少用阿拉伯文字彙,以避兔其湧進波斯語文中。
帝王之書的主題是部波斯史。
其英雄與光榮,從傳說時代至薩珊朝帝王軼事,無不盡載。
費陶錫四十歲開始撰寫帝王之書,而於六十五歲晉見格茲那(Ghaznavids)朝之蘇丹穆罕默德時,已傾家蕩產,初稿雖成,仍未呈獻給蘇丹穆罕默德。
數年後,約於一○一○年,此詩經過多次校訂而付梓。
英國伊斯蘭學家阿培理(A.J.Arberry)曾引伊朗總理阿里佛路奇(AliFurughi)之話云:「費陶錫的帝王之書,可視為質量俱佳之最偉大波斯文學與波斯詩作。
費陶錫拯救了與保存了波斯的歷史與語言。」
費陶錫之事詩帝王之書,為伊朗每個年輕學子所背誦。
偶而在伊朗街坊上之咖啡館裏,亦可聽到說書者在誦費陶錫之長詩。
(張日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64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