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德文●哥德式建築】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21 10:14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德文●哥德式建築】

中華百科全書●德文●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開端於西元十二世紀的法國,繼而傳至英國、歐洲大陸以及近東,全盛於十三世紀。

 

十四世紀時成為歐洲大陸普遍的建築風格,十五世紀因文藝復興式建築興起而衰微,至十七世紀而沒落,但至十九世紀仍有餘波蕩漾。

 

當它風行於歐洲時期,被稱為現代式或法蘭西式風格。

 

哥德的名稱與野蠻同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建築師瓦沙利‧佐治奧(GiogioVasari)所取的,他認為中世紀北歐建築係野蠻的北方哥德人(Goth)所建造的,不合古典法則,故用此語來表示對於此種建築風格的輕蔑之意。

 

但到了十九世紀以後,哥德式建築被推崇為中世紀基督教建築的高峰,而毫無貶損之意。

 

哥德式建築是由仿羅馬式(Romanesque)建築演變而來。

 

仿羅馬式建築採用圓拱、隧道穹窿、拱稜穹窿(GroinVault)或拱肋穹窿(RibbedVault)用厚牆承重。

 

其所構成的建築物笨重而陰暗,而且以圓拱構成的穹窿。

 

只應用於方形平面的開間,較為合適。

 

哥德式建築的主要特徵,為應用尖拱,尖拱的高與寬之比不受限制。

 

在不同的跨度上,都可造成等高的拱頂,穹窿造法變為自由,可以適用於各種形狀平面的開間,且側推力變小。

 

穹窿所生的直壓力和推力,由拱肋集聚於數點,經由柱子、扶壁或半拱,與外柱構成的飛扶壁傳至於地。

 

這些尖拱、穹窿、墩柱和扶壁,都用小石料和灰漿,砌造成整體的骨架結構,使垂直壓力、推力和反推力達成平衡,這是工程結構上的空前發展。

 

用料經濟,使複雜而強有力的結構,施工變為容易。

 

牆不再承重,其作用宛如包圍空間的屏風或帷幕而已。

 

哥德式建築結構和裝飾密切配合,是最為成功的。

 

任何形式的平面均可構成美觀的穹窿。

 

簇柱周圍的小柱向上延伸與拱肋或拱圈相連,有自然上昇的動感。

 

高大的花飾窗代替牆,光線充沛,內部空間顯得既崇高又深邃。

 

室外的扶壁和飛扶壁,逐漸由結構功能上的要件,而發展成為外部形態美的重要元素。

 

其頂上的小尖塔、三角頂和雕刻,原是用以加強扶壁抵制穹窿推力的功能,也屬於結構整體的一部分,而非隨意添加的裝飾品。

 

這些結構元素連同高坡屋頂,西正面的雙塔,十字形平面中央交叉處的高塔,以及捲葉狀花飾,構成錯綜複雜的天空線和外觀。

 

尖拱係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自亞述傳入波斯,再傳入回教世界。

 

十一世紀諾曼人自回教人手裡奪回西西里,得其技傳入歐洲。

 

也有人認為是十字軍時代,自中東傳來。

 

哥德式建築,也包含有各種非宗教性的建築,如市政廳、各行業會所、旅舍、宮室、城堡和橋梁等,但以教堂建築為最重要。

 

哥德式建築在其全盛時期雖具有國際性風格,同時也各自形成地域性的特徵。

 

法、英、德、義、西班牙和尼德蘭亦各有獨特的地域風格,但以法國和英國的發展為最重要。

 

一、法國法國乃哥德式建築的發祥地,其大教堂的特徵為喜好崇高、大窗,和雙塔高聳的莊嚴西正面。

 

在十字形的平面上西半部中央為中殿,其兩側為邊廊,十字交叉處有翼堂突出很短。

 

東部有唱詩席,其終端為環形龕,有環廊圍繞,東端有放射狀的小禮拜堂。

 

西正面約三個跨間都開大門道,門拱層層斜出,裝飾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雕刻,使文盲能看圖識樣,有教育作用。

 

法國哥德式建築的發展,可分為四時期:(一)哥德式前期(十一世紀至十二世紀中葉),(二)哥德式初期(十二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三)哥德式盛期(十三世紀初葉至十四世紀初葉),回火燄式期(十四世紀至十六世紀)。

 

各期雖各有其特色,但係逐漸發展而非突變,時間上不能作嚴格的區分。

 

見圖一哥德式風格開始於一一三七至一一四四年間坐落在巴黎近郊聖丹尼教堂(TheAbbeyofSt.Denis)的改建,建築工作在修道院院長修傑(Suger)策畫和監督下進行。

 

他在不規則的輻射形小禮拜堂上,建造穹窿,以扶壁代替厚牆,來承受拱肋的集合推力,窗幾乎占了整個牆面,扶壁在外面,故內部變為寬敞輕巧而明亮,一洗以往沈重幽暗的感覺。

 

其實尖拱、拱肋穹窿和扶壁,在仿羅馬式建築時期,早已在各處使用,但將這些元素聚合在一起,而使推力和反推力得到平衡,則為結構上創?

 

 

於哥德式初期,在巴黎區域,已發展成真正的骨架構造,窗子加大加高,幾何圖形的花飾窗被普遍採用,各處細節強調上昇的線條,飛扶壁開始利用,西立面有豐富的雕刻,所有裝飾都和結構互相配合,比例均衡,細節精緻,形成和諧的整體。

 

諾恩大教堂(LaonCathedral)和巴黎聖母院(NotreDameParis)為此期的代表作。

 

當哥德式盛期,其風格已發展到顛峰,技術熟練,能儘量滿足人們對高度的狂熱追求,裝飾趨於華麗,放射式花飾的大圓窗尤為其特色,雕刻和彩色玻璃的鑲嵌,都精美非凡。

 

查特爾大教堂(ChartreCathedral)穹窿距地一百二十呎,外部飛扶壁以三道半拱構成。

 

全堂雕像多達萬尊,窗子以彩色玻璃鑲嵌傳奇或歷史人物故事,映著柔和而富有詩意的氣氛。

 

西正面中央大玫瑰窗直徑四十四呎,是精妙的玻璃作品,雙塔呈雄偉的氣魄。

 

理姆大教堂(RheimsCathedral)的西正面,三間層層斜出的門道,和其上的三角頂,都雕飾華美,兩側塔樓高達二百六十七呎,中央門上也有大型玫瑰窗。

 

堂內外的許多完美雕像是法國藝術的寶庫。

 

亞眠大教堂(AmiensCathedral)中殿穹窿高達一百四十呎,連續的柱身從地面直到拱頂,穹窿有似薄膜繃緊,令人屏息,其西正面,為法國教堂中最華美者之一,雕刻亦最優雅。

 

第四期稱為火燄式時期,以應用曲線與反曲線交織成火燄狀的窗飾圖案,為其特徵。

 

細部的處理更細巧化,鏤空花飾三角牆為常用的外表裝修,各種線腳以複雜方式互相貫穿交接。

 

柱頭消失,線條自柱腳一直伸展到拱肋以至拱脊,形成有力的高度感。

 

穹窿拱肋倍增,交織成星形或繁複圖案,只是炫耀技巧而非創造。

 

十五世紀的聖馬庫羅教堂(St.-Maclou,Rouen)可為例子,用蛛網般的裝飾把結構骨架遮掩而呈現籠子似的外貌,風行一時的哥德式已近尾聲。

 

二、英國英國哥德式出現比法國晚數十年,在結構和裝飾上趨向自然發展,而不如法國的注重嚴格的邏輯。

 

英國教堂多散處在鄉村,為修道院性質,教堂平面很狹長,以便與諸多附屬房屋,如教士宿舍、餐廳、主教第宅、教士會堂等,都相連接。

 

殿身長,翼堂有兩重,唱詩席東端為方形,而非環形龕,其後面為聖母堂或天使歌席,並有許多神壇。

 

穹窿較低,牆較厚,花飾窗格稱為兩重,內外兩面顯示不同圖案。

 

穹窿因增加許多額外拱肋,而呈現樹枝狀圖案。

 

西立面宛如一片屏風,沒有雄峙的雙塔。

 

入口常在教堂側面,由加利利門廊進入。

 

飛扶壁常隱藏在邊廊屋頂之下,中殿屋面亦較低平,屋簷線水平伸展,而以十字交叉處的中央高塔有帶動全局向上的趨勢。

 

見圖二英國哥德式建築發展也可分為四期:第一期為早期英格蘭期,又稱披針式期或過渡期、(自十二世紀末葉至十四世紀初葉):自圓拱進而使用尖拱,窗子呈高而狹的簡單披針形,穹窿常為四瓣,有脊肋對角拱肋及橫拱肋,有時增加中間拱肋。

 

第二期為盛飾期(十四世紀初葉至末葉):因用幾何形及曲線形圖案作窗飾而得名,窮窿的拱肋增多,並加拉肋而形成星狀穹窿。

 

第三期為垂直式期(自十四世紀末葉至十五世紀末葉):窗更萬大,用四圓心拱為窗頂,窗櫺及其他裝飾多用垂直線條。

 

穹窿拱肋更多如織網,形成扇形穹窿或網窿。

 

第四期為都德期(十五世紀末葉至十六世紀中葉):用平頭窗和直櫺子,穹窿更複雜而有吊鐘飾。

 

裝飾上已摻入文藝復興式式樣和手法。

 

英吉利教堂大多歷經數世紀增建或改建,每一次增改都應用當代手法和流行裝飾,故幾乎每一教堂建築多具備各時期的特徵。

 

康特布里大教堂(CantevburgCathedral)於一一七五年重建唱詩席時,請法國人威廉(WilliamofSeus)來主持,引進了法國哥德式的作風,後來他由鷹架落下而成殘廢,由英國人威廉繼續其任務,這教堂的石拱肋穹窿,適當長度的柱子,精美雕刻和彩色玻璃,影響英國哥德式達一世紀之久。

 

林肯大教堂(LincolnCathedral)於一一九二至一三二○年重建,其中殿、主翼堂、中央塔和加利利門廊,皆為早期風格,其天使歌席則屬精美的盛飾期產物。

 

西立面恰如寬闊的屏風,有複雜拱廊和兩座側塔,聳立小崗巒上俯視美麗的鄉村,而自身亦成為村野的點綴。

 

萬魯西斯大教堂(GloucesterCathedral)拱肋密集成網狀穹窿,各跨間穹窿結成連續面,有統一空間的效果,庭院迴廊有扇形穹窿,唱詩席有大型垂直式窗。

 

西敏寺之設計,模倣法國的理姆教堂,東端有環形龕、環廊和小禮拜堂,翼堂北立面的凹入門廊和玫瑰窗,是純粹的法國式。

 

穹窿高一百零二呎,以露明的飛扶壁支承。

 

十三世紀中建造的僧眾會堂,呈八角形,穹窿優美,其推力由堂中央一根長簇柱,與外部的飛扶壁相平衡。

 

亨利七世禮拜堂建於十六世紀,扇形穹窿,有垂下的吊鐘飾,實際上是半隱藏的橫拱,向下伸展的拱石,繞著這吊飾造起圓錐形如網的花紋,而和頂高窗起拱處另一圓錐形網結合,成為奇觀。

 

三、德意志和尼德蘭德意志的哥德式,是由法國直接傳入。

 

十三世紀建造的科隆大教堂(CologneCathedral),刻意模倣法國,穹窿高一百六十呎。

 

西正面有雙塔樓,高五百呎,塔樓下部沈重單調,塔頂為八角錐形,雕鏤漏空捲葉花紋,又過於纖細。

 

其他教堂平面式樣很多,大都具有仿羅馬式的淵源。

 

東端有半圓或八角形龕,有時西端也有。

 

入口很小,常開在南北兩側。

 

其主要特徵,為中殿與邊廊常是等高,成為廳堂式教堂,柱子高細而優雅,內部空間開敞。

 

西端有雙塔加馬堡的伊利莎白教堂(S.ElizabethMarburg),或單塔加烏爾木教堂(UlmCathedral),維也納的聖史蒂芬教堂(St.StephenViena)的翼堂有塔樓則為特例。

 

尼德蘭地區自古以紡織著名,人民對於工商業的興趣勝過神學,注重城市的和世俗的建築,其教堂設計具有法國和德意志的淵源。

 

比利時的聖古都爾教堂(S.GuduleCathedral,十三至十五世紀)的設計,係模倣法國,但水準遠遜。

 

荷蘭以磚為主要建材,細部和裝飾均趨向於簡化。

 

伊普爾(Ypres)的布業公會會廳有三層拱廊,和四百五十呎長的正面,處理簡潔而精緻,各角隅皆昇起尖閣,而以中央高塔統攝全局。

 

還有其他各業精美的會所建築,顯示當地工商業的繁榮及富厚。

 

四、義大利和西班牙義大利有根深蒂固的羅馬傳統,而哥德式的結構和羅馬傳統相反。

 

中世紀的義大利匠師,似乎未曾真正認識哥德式精華所在的拱肋穹窿,和扶壁結構系統。

 

義大利人喜好大跨度,寬敞開間,慣用磚和混凝土建造結構體,窗子小,簡單的牆面用大理石、馬賽克和壁畫作裝修。

 

用厚牆粗柱來抵抗穹窿的推力,有時也用金屬拉桿來拉牢拱圈,故不太需要扶壁或飛扶壁。

 

低坡的屋面和彩色的大理石飾帶,缺少尖塔和扶壁,使垂直感消失。

 

米蘭大教堂(MilanCathedral)是義大利罕見的最具哥德式風格的建築,其邊廊甚高,頂高窗小且無樓廂,柱形奇特。

 

外牆貼大理石,有高的花飾窗,扶壁和飛扶壁的上面,冠以雕飾的尖頂,織成錯綜的天空線,但缺乏統一感。

 

西班牙的哥德式建築,約在十三世紀初年由法國傳入,如布哥斯教堂(BurgosCathedral,十三至十六世紀)和里昂教堂(LeonCathedral,十三世紀)的形式和結構,都受法國亞眠教堂的影響。

 

因氣候關係,北方的大窗和高陡屋頂,在此地不切實用,寧愛厚牆小窗。

 

同時,受回教摩爾藝術的影響也很強烈,摩爾人愛好表面富麗的裝飾,和戲劇性的對比,如馬蹄形拱、鏤空花飾窗格、複雜幾何形流線圖案等特徵,都摻入哥德式風格中。

 

南部的塞維爾教堂(SevilleCathedral,十五至十六世紀)為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

 

五、哥德式的復興哥德式建築,因文藝復興式建築興起而衰落,但在英國,哥德式風格從來未被完全遺棄。

 

由於浪漫情緒和考古發現的刺激,十八世紀中葉,建築界也興起取法德古昔風格的熱潮,一七六○至一八八○年間,哥德式又在英國復興,興建許多哥德式教堂、住宅以及公共建築,以倫敦的英國國會大廈為最著名。

 

一八○○至一八八○年間也流行於美國,十九世紀末葉至二十世紀初年,雖被批評為反動的、折衷主義的和違反現代潮流的,但教會和學校,仍多採用近代哥德式建築,如英國的利物浦教堂,和美國紐約的聖約翰教堂。

 

(劉應昌)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37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