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胡漢民】
胡漢民(西元一八七九~一九三六年),原名衍鴻,字展堂,號不匱室主,廣東番禺人。
生於光緒五年,卒於民國二十五年。
少時嘗肆業於菊坡書院學海堂,治經史詞章性理之學。
年二十為嶺海日報編輯,漸治新學。
以粵省公費游學日本,入弘文師範及法政院大學,鑒國事阽危,有革命之志,迨識國父孫中山先生,遂決意獻身革命。
民國前七年,加入同盟會,任本部書記長,掌盟書機密。
民報出版擔任主任編輯,自是撰文鼓吹革命,始署漢民筆名。
民國前五年,隨國父由日本赴新加坡、西貢,轉河內,設立軍事祕密機關,汕尾、黃岡諸役,復奉命至香港籌畫指揮,旋折返河內襄贊國父欽廉之計畫。
鎮南關之役,隨國父赴前敵,會病甚,猶躬冒砲火不少卻。
欽廉河口諸役失敗後,赴新加坡主持中興報,宣傳主義,結合同志。
又受命赴香港負責南方總支部,與黃克強、趙伯先諸先烈計畫粵事,廣州新軍之役及黃花崗之役,均負運籌供輸之責。
見圖一武昌起義,粵宣布獨立,被舉為廣東都督。
十二月,國父由歐返國過粵,命從行。
民國元年一月,國父就臨時大總統於南京,胡氏任總統府祕書長。
四月,國父辭位,胡氏仍回粵任都督兼民政長,並兼同盟會粵支部部長。
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時,力辭兼粵支部長未獲。
二年三月,袁世凱暗殺宋教仁,繼而違法借外債,爰與李烈鈞、柏文蔚嚴電抗爭,起師聲討,是為二次革命。
失敗後,從國父走日本。
三年,國父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胡氏專任政治部長,並主編民國雜誌。
民國四年,襄贊國父使朱執信、鄧仲元至港圖粵。
五年,先赴呂宋籌餉,繼受命赴滬,協助陳英士在上海討袁。
袁死,黎元洪繼任,復受命偕同廖仲愷至北京視察。
民國六年,段祺瑞唆督軍團叛亂,解散國會,奉國父之命,至粵桂促兩省獨立。
繼而國父率海軍護法,召集國會議員開會於廣州,成立大元帥府,任胡氏為交通部長。
九年,去滬,編輯建設雜誌。
民國十年五月,國會再舉國父為大總統,胡氏任總參議。
國父北伐督師桂林,任大本營祕書長兼文官長、政治部長。
十一年,陳炯明反對北伐,從國父還師粵垣,免陳炯明職,改道由北江征贛。
胡氏從國父於曲江,並任留守。
既克贛州,陳炯明唆所部叛變,國父登艦討陳時,胡氏赴贛州與朱培德、許崇智等圖反攻韶關,未克,與許崇智走避福建。
十二年,奉命回粵,驅陳炯明,再任粵省長,國父返粵,改任大本營總參議。
中國國民黨改組時,奉命至滬,與廖仲愷等為籌備員。
民國十三年,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兼任上海執行部組織部長。
尋命回粵,出任中央執委會常委及政治會議委員。
商團事起,再受命為粵省長,仍兼大本營祕書長。
國父督師北伐,命胡氏為留守代行大元帥事。
國父北上時,授以北伐及征討東江方略,命代理政治會議主席及軍事委員會主席。
民國十四年,東征,黨軍粵軍已定潮汕,而國父逝世於北京。
既而滇桂軍乘機謀叛,胡氏乃移大本營於河南,檄調黨軍粵軍及譚延闓、朱培德之師討平之。
國民政府改組成立,任國府委員兼外交部長,仍代理政治會議主席。
九月,受共黨分子及汪精衛等排擠,奉執委會命赴蘇聯考察。
民國十五年,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復被選為常委兼政治會議委員,四月歸國,以病留滬。
十六年,革命軍克復東南,與總司令先總統蔣公及吳稚暉等定計清黨。
南京奠都後,被推為宣傳部長、政治會議主席及國府主席軍委會常委等職。
旋與蔣公等同去職離京。
十七年國府命與孫科、伍朝樞赴歐洲考察。
八月,回國出任國府委員兼立法院長。
民國十八年,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仍被舉為中央執行委員,復被推為常委及政治會議委員,仍兼立法院長。
二十年二月二十八日去職。
同年,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常委如舊,以國難已亟,政見有參商。
十月,離京赴滬。
十一月,再離滬赴粵。
此後三年,皆以體弱多病,留港調治。
二十四年六月,赴歐洲考察,旋往法國南部休養。
十一月,五全大會主席團電促回國,並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及常委會兼主席,遂由法啟程。
二十五年一月抵港,中樞特派居正、葉楚傖南下迎迓,終以健康尚未恢復,體弱畏寒,未及北上,即留粵養?
五月十二日,竟以腦溢血逝世,享年五十有八。
胡氏著述極富,散見民報、建設各革命報刊中,有自傳,?
至民元回任粵督止。
又善詩文,有不匱室詩鈔,均傳世。
(李毓澍)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31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