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越窯】
越窯,是概括一個較長時期,大地區生產而言。
它的時間和地區範圍,包括從魏晉到北宋初期的浙江各地,甚至江蘇宜興均山窯,也屬於這個範圍之內。
越窯青瓷,淵源甚古,從出土物證明,可以遠溯到戰國時期。
到了三國時代南方的越窯青瓷出現,便獲得新的成就,採用了還原焰,而近於成功的境界,脫離了早期的淡綠帶黃的階段,那就是晉代的東歐縹瓷。
越窯器被盛唐宮廷裏採用的記載,則是王仁裕著開元天寶遺事說:「內庫有青瓷酒盃,紋如亂絲,其薄如紙…」及至晚唐,徐寅的貢餘祕色茶盞詩中,足以說明這種祕色器,是唐官窯所燒造進貢的越器了。
吳越,從錢鏐至錢俶八十多年中,割據一方,經歷了五代紛亂的局面。
從許多文獻中,如十國春秋,宋會要、吳越備史等載進貢祕色瓷至唐、晉、宋等朝多起。
再從近年發現餘姚上林湖窯址,許多有粗有細的碎片看來,可見當時當地瓷窯之多。
且可分為進貢的和日用品等類別。
錢俶降宋後,上林湖仍繼續燒製,不僅在越器碎片中,發現過太平戊寅、淳化等年號的畫款。
宋周密志雅堂雜鈔裏也曾記載:「太平興國七年,歲次壬午,六月望日,殿前承旨監越州瓷器趟仁濟。」
餘姚縣志也載:「宋時置官監窯焉」,都可證明宋代越窯是屬於官窯性質的。
(譚旦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15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