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解毒劑】
由於科學的進步,新藥不斷的被發明以及社會的變遷,由純淨的農業社會演變成工業的社會形態,各種化學工業的介入,廢水、空氣的污染等,致使中毒率比以往增加。
藥即是毒,藥物與毒物是一物的兩面,用之得當是治病活人,用之不當會造成中毒,輕者殘廢,重者甚至致人於死。
中毒的診斷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工作,而且中毒後若能在短時間內查出中毒的原因給予治療,成功的比例將大大的增加。
食入有毒的物質後,除了各種毒性物質本身特有的解毒劑外,一般中毒後,減少毒物的吸收,移去毒物是解毒的一般原則。
中毒後早期發現有幾個有效的方法,必須先予處理。
洗除胃腸內的殘存毒物,雖然洗胃的效果並不如吾人所想像的那麼有效,但是這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方法。
其他的解毒劑相配使用,可使中毒症狀減輕到最低的程度。
例如經由洗胃後,仍有不少的毒性物質留在胃內,故適時使用催吐劑,如Apomorphine,Ipecac等是有效的。
除外,如單寧酸(TannicAcid)、茶劑、吸著劑(如活性碳)均可減低胃中毒物的活性,如有毒金屬、有機鹼的中毒等。
牛奶及蛋白質對於汞及酚的中毒也有效,而且服用這些解毒劑後應再洗胃,以防止沈澱的毒素慢慢的被再吸收。
(蔡輝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04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