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藥物分類】
中藥的種類很多,治療範圍亦廣,而根據前人所歸納藥物的性味、功能分類,就最通用者分為十七類:一、解表藥:外邪由肌表侵入之初,常見頭痛、發熱、惡寒等表症。
此時宜用解表藥,以驅逐或發散表邪。
達到治療之目的者稱解表藥。
因為解表藥具有辛散的特性、發汗解肌等作用之故。
而解表藥又大約分散風寒與風熱二類。
二、催吐藥:催吐藥的功效,主要在於清除咽喉、胸膈及胃內有害物質。
例如痰涎、食積或毒物,使其吐出,以防止停滯而引起呼吸困難或中毒。
催吐藥的特性,大多有劇毒,凡虛弱的病人、妊娠婦人、產後、喀血、吐血等皆禁用。
三、瀉下藥:瀉下藥的主要效用,大約分二類:一為消除腸內宿食、燥便及其他有毒物質,由大便排出。
二為清熱瀉火,以排除身內之實熱,一般又分攻下和潤下二類,前者藥力猛烈,適用於裏實證,後者藥方緩和有潤滑效果,適宜虛弱體質者。
四、利水藥:利水藥為人體的排泄機能發生障礙,使水分貯留,致使身體浮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疾病。
而使用有發汗或利尿效果之藥物,促進身體水分的排泄,以減少水分的積蓄,而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此類藥物,大概分為利尿和逐水二類。
前者的藥性比較緩和,宜利尿、通淋濁、祛濕邪諸病;
後者藥性較猛烈,宜水腫、痰飲等症,並有瀉水化痰飲的作用。
五、祛風濕藥:水濕邪從肌表侵入,更感風邪,風濕相搏,以致發病,初見惡寒、發熱等表症,繼現全身困憊、沈重、骨節痠痛、肢體浮腫等。
風濕不去,則深入經絡,致關節不利,四肢拘急麻痺或全身重痛。
故風濕在表者,宜祛風濕藥和解表藥併用,若在經絡者,宜活血通絡藥併用。
六、袪寒藥:寒分為表寒和裏寒。
寒傷表則發生傷寒表證,宜解表藥以發散表邪。
寒在裏則見吐瀉腹痛、顏面蒼白、脈沈遲等症狀,宜袪寒藥。
故袪寒藥的性味,大多為辛溫燥熱。
七、清熱藥:熱病分為表熱和裏熱。
如邪在肌表發熱者,用解表藥以解其表邪,其熱可解。
裏熱積滯發熱,宜瀉下藥以瀉其裏熱,則熱可退。
若因陰虛發熱,用滋陰藥以養陰,則熱可清。
清熱藥者,主用於表邪既解,裏熱猶盛者。
大體分為清熱降火和清熱涼血二類。
八、鎮咳袪痰藥:鎮咳袪痰藥的效用,可分為鎮咳平喘和祛痰二類。
更有熱痰、寒痰的不同。
而祛痰藥又可分為清化熱痰和溫化寒痰二類。
九、理氣藥:理氣藥是指治療氣滯的藥物。
氣滯的病因,大多由於寒溫不當、飲食不節、憂思過度所引起。
故理氣藥大部分有順氣、解鬱、止痛、健胃的作用。
十、理血藥:血的疾病,一般分為血虛(血少)、血瘀(血滯)、血溢(血溢出)三類。
血虛宜補之,血瘀宜行之,血溢宜止之。
故理血藥主要含有補血、行血、止血等作用。
十一、補養藥:補養藥乃補其人體虛之症,概分陽虛與陰虛二類型。
陽虛係指人體因陽氣不足所引起的疾病。
陰虛乃指體內的精血、津液不足與衰耗。
故補養藥分為補氣、助陽、養血、補陰等四類。
十二、開竅藥:凡具通關、開竅、回蘇的藥物稱之。
開竅藥性善走竄,功能通竅開閉、蘇醒神識。
主要適用於熱病神昏,以及驚風、癲癇、中風等病出現卒然昏厥的症候。
臨床常作為急救藥之用。
十三、鎮靜藥:亦稱安神藥。
凡有鎮靜、安神功效的藥物稱之。
依其功效,概分精神安定與祛風鎮痙二類。
前者適用於驚悸、健忘、虛躁、不眠等;
後者適用於驚癲狂、痙厥抽搐等症。
十四、收斂藥:凡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可治療各種滑脫症候的藥物稱之。
依其作用,可分為斂汗澀精和澀腸止瀉二類。
總合具有斂汗、止瀉、固精、縮小便、止精、止帶、止血、止嗽等效果。
十五、消導藥:又稱消化藥。
凡能健運脾胃、促進消化,具有消積導滯作用的藥物稱之。
適用於宿食不消所致的胸脘脹滿、噯氣吞酸、噁心嘔吐、大便失常、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
十六、驅蟲藥:凡能驅除或殺滅體內寄生蟲的藥物稱之。
適用於因寄生蟲所致的腹痛或疳積症。
十七、外用藥:主要使用於外科疾病的藥物稱之。
其中也有可供內服者。
一般都製成為膏藥、敷藥,或作為熏、洗、漬、熨及咽喉科的吹藥等。
外用藥具有消腫解毒、收斂止血、化腐生肌、排膿止痛等作用。
(陳忠川、邱年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68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