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醫學●嘔吐】
嘔吐,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一種常見的症狀。
由於邪氣在胃,胃失和降,氣反上逆所出現的症狀,前人以有聲無物為嘔,無聲有物為吐,但實際上很難截然畫分,一般統稱為「嘔吐」。
臨床上常見有胃寒、胃熱、傷食、痰濁等四種。
胃寒的,嘔吐清水,口中多涎,喜熱惡冷,小便清利,舌苔黃膩;
胃熱的,食入即吐,吐出物酸苦夾雜,口有臭氣,喜冷惡熱,舌苔黃膩;
傷食的,胃腕脹悶,曖氣含酸,嘔吐物多屬酸腐宿食,吐後稍覺舒暢,舌苔厚膩;
痰濁的,平素多有頭眩、胸悶、心悸等症,嘔吐黏痰或清涎,舌苔滑膩。
有時只有乾嘔,即嘔吐時有聲無物,多由胃虛而邪氣上逆所致;
有時有嘔心症狀,即胃脕間由於痰濁、濕邪、食滯等原因而出現欲吐難吐,只泛溢清涎和酸水。
傷寒論所云「心下溫溫欲吐」,亦大致等同嘔心之意。
心下,指胃脕部位;
溫溫,即嘔心之意。
形容腎脕間嘔心欲吐而又吐不出,此種症狀由胃中寒飲上逆或胸中痰氣阻塞所致,此外,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嘔吐症狀。
又如有的人會暈車、暈船、暈機,也常會發現嘔吐。
還有例如食物不潔,或喝酒過多,也都可能出現嘔吐。
(徐哲萍)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67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