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銅版印本】
雕版印刷術發明以來,木材一直是刻書最主要的材料。
此外,雖也曾使用膠印及錫、銅、鉛等金屬物質,但這些材料性質與木板相去甚遠,所以很少直接用作雕版印刷,而是先製成活字,然後依文稿的需要,排成版面,再予印刷。
至於銅版,據宋岳珂九經三傳沿革例及宋史中雖曾載錄明道三年(西元一○三四)「發內府金收換會子(紙幣),收銅版勿造」。
僅提到銅版二字,餘不可考。
今銅版印本,是指用新法銅版印刷而言。
其法約可概分三種:一、為雕刻銅版,二、為照相銅版,三、為電鍍銅版。
這三種之中,以雕刻銅版應用最廣。
其技術,雖自清代康熙年間即已開始傳入我國,但是在乾隆時,許多戰圖繪成之後,還是拿去歐洲製版,如平定臺灣圖、平定金川圖、平定新疆圖等,都是明顯的例子。
不過當時國內亦已開始自刻銅版,圓明園圖便是當日國人自己完成的銅版印本。
以後,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王肇鋐游學日本,又從日本傳習,輸入我國,這才推用愈廣。
(吳哲夫)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48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