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藥學●檳榔】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17 07:15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藥學●檳榔】

中華百科全書●藥學●檳榔

 

檳榔(拉丁文作ArecaeSemen,英文作ArecaNut,德文作Arekasamen),檳榔為棕櫚科(Palmae)喬木檳榔(ArecaCatechuLinnaeus)之成熟種子。

 

為自生或裁培於熱帶亞洲,如印度、馬來西亞、東印度諸島,及我國東南之兩廣、滇、閩及臺灣地區。

 

漢、魏間本草之名醫別錄始著錄,列於木部中品,名曰檳榔。

 

至明代,本草綱目移入果部、夷果類,仍稱檳榔,而於文中則專述檳榔子之氣味藥能。

 

今日本文獻因而習稱檳榔子。

 

種子中含有生物鹼百分之○‧三至○‧六、鞣質(Phlobatannin之一種)百分之十五,及紅色素(ArecaRed)、脂肪百分之十四。

 

生物鹼已證實有下列各種:一、主成分ArecolineC8H13O2N百分之○.一至○.五(無色油狀物)。

 

二、Arecaidine(Arecaine)C7H11O2N(結晶狀)。

 

三、Guvacine(TetrahydronicotinicAcid)C6H9O2N(結晶狀)。

 

四、Guvacoline(GuvacineMethylEster)C7H11O2N(液體狀)。

 

檳榔自古即為絛蟲驅除劑,亦用於蛔蟲,並用於染料。

 

又為提取Arecoline之製造原料,又製造ArecolineHydrobromideC8H13O2N‧HBr,而用於家畜類之驅蟲,並用為瞳孔縮小劑。

 

馬來西亞人自古即用為咀嚼料,檳榔夾以兒茶(Catechu)及石灰,或包以荖葉(PiperBetleLinnaeus),此一風習由山胞而遍及於農工,為一種嗜好品,對於早年瘴癘(惡性瘧疾)流行,及腸內寄生蟲普遍時期,可能為適應環境之有效利器,惟時至今日,實已無繼續此一習慣之必要。

 

(那琦)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12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