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瀉下劑】
瀉下劑,是根據實者瀉之的治療法則制定,以瀉下藥物為主要組成的方劑,主治裏實症,其通導大便、蕩滌實熱、攻逐水飲等作用。
為中醫八法中的下法。
瀉下劑用於裏實症的性質有寒熱之不同,立法用方亦因之而異。
如熱結在裏,當用寒下;
冷積寒凝,當用溫下;
腸燥便祕,當用潤下;
水飲內結,宜用逐水。
若裏實甚,病勢急者可用峻下;
裏實不甚,病勢不急者,宜用緩下。
若裏實甚、病勢急,但正氣虛弱者,治宜考慮邪正兩面,既要積極去除病邪,又要酌情配伍補氣、養血藥,以攻補兼施,邪正兼顧。
瀉下劑祇宜在裏實已成,而無表症之情況下,才能使用。
若表症未解,裏實不甚,治療宜先表後裏,先用解表法解除表邪,然後再攻裏;
如表症未解,裏實已成者,得根據表裏症的輕重,宜解表和瀉下配合使用。
若年老體弱、病後或產後津液耗傷、大便祕結,當扶正與瀉下配合。
故瀉下劑主要是裏有實邪,而應用瀉下劑,以排除在裏的實邪熱結或積滯,六俯之氣得以通暢,病症就能緩解或消除。
孕婦便祕,則不宜任意攻下,以防止損傷胎氣,引起流產。
(陳忠川、邱年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11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