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歸經】
歸經,中國傳統醫學有關中藥名詞之一。
傳統醫學確認每一種藥物皆具有一定之性能(藥性與效能),一切知識皆自直接經驗發源者。
有關中藥性能之如識,亦係我國歷代祖先長期與疾病作戰之實際經驗中,所得之用藥之規律。
此等規律,均具體體現於有關藥物之四氣、五味、升降浮沈、歸經中,更以傳統醫學之陰陽、臟腑、經絡等學說為其理論之基礎,在臨床中有一定之意義。
藥物之歸經,主要以功效為依據。
凡某藥能治某經之病,即歸入某經之藥。
例如肺經病變,每見喘咳,杏仁能治喘咳,因而歸入肺經;
又如肝經病變,每見眩暈、抽搐,天麻能治眩暈、抽搐,因而歸入肝經。
但多數藥物能治數個臟腑之病變,故可歸入數經。
一藥入數經,則應分別其主次,方能收更佳之效果。
如菊花主治肺經外感風熱表證,但亦能治肝熱目赤腫痛,故菊花主入肺經,兼入肝經。
因之,歸經即指藥物對於人體臟腑、經絡病變所起之特殊作用之一種歸納方法,其於傳統醫學之臨床實踐,具有一定之指導作用。
此外,藥物之五味與五臟亦有一定關係。
一般言之,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鹹入腎。
此乃根據藥物五味對疾病治療作用所作之歸納,亦可作歸經及用藥之參考。
(陳欽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11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