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醫學●證候】
一、證候:即指人在生病時,從其體內顯露於體表之證狀或現象者,亦即病邪在人身上所發生之反應也。
中醫診斷,以望色、聞聲、切脈、詢問等綜觀證候,加以分析,辨其病因,俾作治療之據。
證候為辨症施治之準繩,為醫者不可不察也。
二、辨證之法:因每一病,均有其錯綜複雜之病狀,但欲能辨其證候,掌握病機,乃在運用八綱,與六經脈辨,當可得其要也。
(一)八綱辨證法:1.表裏:如惡寒、發熱、頭痛、項強、身痛,以及有汗、無汗等,屬表症。
神昏煩躁、口渴胸悶,嘔吐泄瀉、腹痛腹脹等,屬裏症。
2.寒熱:寒症為口不渴、喜飲熱湯、手足厥冷、無風惡寒、小便清長、大便溏薄、面色蒼白、舌苔白滑等。
熱症為口渴飲涼、潮熱、煩躁、小便短黃、大便閉結、面紅目赤、舌苔黃糙等。
3.虛實:虛症為神疲乏力、呼吸氣短、自汗盜汗、頭暈心悸等。
實症為痰多氣壅、胸悶腹脹、便閉等。
陰陽以統此六綱,凡表、熱、實為陽症,凡裏、寒,處為陰症。
(二)六經脈法:如太陽脈症浮緊,陽明脈症滑大,少陽脈症弦數,太陰脈症脈緩而弱,少陰脈微細,厥陰脈微而厥。
(蔡重倫)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05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