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家政●遺傳學】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16 08:50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家政●遺傳學】

中華百科全書●家政●遺傳學

 

生物個體和他的親代相似之現象,叫做遺傳(Heredity)。

 

但個體間只是相似,絕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個體,就是手足、骨肉也不例外,凡如此種生物個體間相異的現象,叫做變異(Variation)。

 

遺傳學(Genetics)是研究生物親代和子代間遺傳和變異現象的科學,包括生物的各種性狀從親代傳至子代的情形,並研究遺傳物質的性質機能與傳遞的科學。

 

就我們所知,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一代一代間的橋梁是微小的,它包含由母系所產生的卵和父系產生的精子。

 

在這少量的生命物質中,儲有由祖先所留贈予下一代的遺產。

 

一個受精卵,通常較以後的成體微小而簡單,但這單細胞卻含有它發生並長成為一個生物體時,所必需的一切資料。

 

遺傳是上一代生物形質,以一種精確而可預測的方式,傳給後一代生物的過程。

 

我們也可以說,生物能代代相傳,而不失其特性,主要是藉著遺傳訊息的正確傳遞。

 

核酸為生物體內之一群大分子,一般以游離狀態或與蛋白質結合成核蛋白,存於細胞中。

 

西元一八七一年米歇爾(Miescher)首次由膿細胞中,分離出一種酸性物質,稱為核素(Nuclein)。

 

一八八九年奧特曼(Altmann)改稱核酸。

 

一九○○年又發現細胞核內之染色體為核蛋白所組成。

 

但核酸被證明為遺傳物質之基礎,卻延至一九五二年才由赫謝(Hershey)和雀斯(Chase)等人完成。

 

核蛋白是一種結合蛋白(ConjugatedProtein),特點即是以核酸作為蛋白質之輔基,而此蛋白質一般為鹼性蛋白質。

 

核蛋白存於所有動、植物之細胞內,而構造簡單之濾過性病毒,則幾全由核蛋白所組成。

 

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簡稱RNA)和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簡稱DNA)兩種。

 

RNA一般與蛋白生合成有關。

 

而DNA為生物體之遺傳物質,具複製作用,參與細胞分裂,以及遺傳因子之傳遞。

 

變異因其來源不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環境的影響,一類則秉之天賦,前一類變異名曰環境變異(EnvironmentalVariation),不能遺傳至後代;

 

後一類變異名曰遺傳變異(HeredityVariation),可以遺傳至後代。

 

染色體上的基因發生突變,叫做基因突變(GeneMutation),這種變化能引起親代與子代間形性的差異,並遺傳至後代。

 

前面提到細胞之遺傳與生理機能,均由核酸控制,因此當核酸機能不正常時,細胞的生長與繁殖即起變化,例如:葉酸(FolicAcid)和維生維B12之缺乏,以及以放射性物質或起癌性物質(如氮芥氣[NitrogenMustard])引起核酸突變,則會影響染色體之結構與基因之活性。

 

自孟德爾(GregorMandel,一八二二~一八八四),從一八五七年開始實驗,觀察豌豆各種性狀之遺傳行為起,迄今百數十年,但遺傳學在近二、二十年來的進步,卻是一日千里,這不能不說是因為它在純粹科學方面的價值,也由於我們認識了它在實用方面的重要性。

 

一九四○年之後,遺傳學之研究更採用簡單的生物,例如細菌及噬菌體做材料。

 

近年來由於電子顯微鏡之改進,細胞學、生物統計學及生物化學等科學的進步,使得遺傳學的研究,向前大大地跨了一步。

 

而目前生物學界最熱門的遺傳工程學,更為人類開啟科學新領域的另一扇大門。

 

(陳桂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69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