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體育●爵士體操】
黑色大陸非洲,素有「野性王國」之稱,而非洲的律動,非洲人柔軟的軀體,在一舉一動中,更溢散著回歸自然的運動,目前已成為地球上,所有先進文明各國人們,所共同嚮往的目標。
起初孕育爵士的,是從非洲帶到美國本土的黑奴,每當他們懷念故鄉時,總會由衷地唱起故鄉的歌謠,為了安撫黑人悲慘的命運,基督教出於善意地,向他們傳教,教他們唱讚美歌,可是這種在大寺院誕生的歌謠,卻無法完全吸引來自荒山野蠻的黑人。
他們一方面保留了教堂歌詞,一方面以他們自己天生的感情和思想,來彌補它的不足,於是,把原有的和外來的,揉合成一種獨特的音樂,而產生了黑人靈歌。
此外,黑人又揉合了白人的管絃樂和其它音樂,造就了深含憂鬱的歌調,特稱之為藍調(Blues)。
爵士源於美國黑人音樂,後來揉合美南新奧爾良的黑人靈歌、西非的節奏、歐洲法國的香頌和進行曲,加上獨特的即興變奏,而孕育出今日擺脫樂譜羈絆、自由自主,創新求變的爵士心聲。
也可以說:「爵士的骨骼來自非洲,其血肉則取自歐陸。」
有非洲傳統的黑人,就有舞蹈,他們經常把身體的動作和音樂合而為一,在爵士樂初期發展過程中,遊唱樂之表演(MinstrelShow)也是影響爵士樂因素之一。
這是由白人樂師塗黑面孔,模倣黑人歌唱和舞蹈,這種表演具有歷史性的時刻,是西元一八四三年二月的某夜,四名白人塗黑人臉孔在紐約市的保華利戲院臺上出現,他們唱歌、跳舞、學黑人的土語對話,這種墾植園「小黑」們的歌唱、幽默感、舞蹈與樂器,交織成一個核心,由是產生出第一種美國式的舞臺娛樂。
至於Jazz這個名稱引起群眾注意,是在一九一七年,著名的白人樂隊(OriginalDixielandJazzBand)在紐約哥倫比亞區的賴新韋伯(Reisenweber)大飯店演出成功而造成;
但第一次拼成Jass,是於一九一五年芝加哥的白人樂隊領班布朗(JomBrown)第一次公開宣稱用過這個字,可是早在一九一三年三藩市的晨報及音樂時,就用過這個字。
跳舞是用來表達我們的欲望、祈求,乃至情緒的發洩,但它也被用來鍛鍊身體,以備適應生活的技能,前者轉化為藝術,後者演變為體操的根本因素,爵士因為新鮮,朝氣勃勃,充滿熱情,洋溢著躍動感,所以世界各地的人們,無不趨之若狂,在舞臺發展形式上,由純爵士至現代爵士舞、爵士芭蕾舞,在藝術價值上,已邁進了一大步,至今又與體操結合,稱為爵士體操。
爵土體操是從德語的JazzGymnastik相當於英語JazzGymnastics中產生的新語,在歐洲約十年前已頭,目前有如大火燎原般地風行於世界各國。
其創始者為瑞典人莫尼卡.貝克曼(MonicaBeckman),她對體操的深遠目標,曾有如下的解說:「自由的韻律和運動,使體操的動作得以繼續發展。」
她把爵士韻律當作人體自然的要求,而納入身體運動。
在過去雖出現許多以韻律形態為方式的身體運動,然大多以古典音樂為中心,但在爵士韻律中,包含著以往古典音樂中所聽不到的多拍子性,或強烈的衝動性。
故爵士體操是綜合爵士舞蹈、韻律體操為一體的運動,其特徵是使用爵士音樂節奏為靈魂的一種自然運動。
爵士體操最能吸引人的魅力,是基本動作從擺動開始,首先身體的一部分擺動,然從其他部位及全身隨著擺動,擺盪是以身體的一部分作支點的脫力運動中產生。
這種動作類似鐘擺運動,在力學上是最有效率的運動,也有引生或擴大動作的可能性。
爵士體操對人們具有身體扭動的快感和喜悅感,也可說是美化以往的體操,迎合大眾的運動,對健康頗有益,這種自然的扭動,比以往一板一眼的體操,更富精神上的充實感,在爵士體操裏,把這種情況稱為陶醉(Ekstase),即身體韻律與音樂一體化,所得到的衝動與快感。
由此可知,爵士律動和爵士特有的動作,而釀成的本能運動,能使人達到解放感及忘我的境界。
(謝銘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64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