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木刻版】
木刻版乃舊式印刷之一種。
用棗梨或黃楊木刻成,棗木最粗,僅能鐫刻大字,梨木較細,可刻小字及簡單圖畫,最精細之文字圖畫,則用黃楊木。
綜觀我國印刷史,先有印章,繼有摹拓,傳之既久,爰有木板雕刻,古人由印章雕刻,觸類旁通,使用木板雕印,乃屬自然之理。
我國書籍雕板,究起於何時,有謂始自五代,有謂始自晚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可確信的,晚唐時代的雕板印書風氣已相當普遍。
敦煌所出唐懿宗咸通九年(西元八六八年)王玠印金剛經卷子,其印刷之清晰,字體之遒勁、卷端圖像雕刻之生動,足見唐代木刻印本之一斑。
此種印刷術原只普遍流行於坊間,官府雕印書籍,則始自於五代後唐明宗皇帝,明宗想稽古右文,踵漢唐盛事,雕刻石經,豎立於國子監,終因財政支絀,才由宰相馮道建議改用木版雕印,這項工作,從明宗長興三年(九三二)至後周廣順三年(九五三)始告完成,共歷四朝七主二十二年,雖在變亂之中,仍能完成偉大經板,對圖書出版事業與學術文化貢獻良多。
木雕板印刷術創始後,尚有膠泥、木活字、金屬銅活字之發明,但由於雕板所用木材質地堅實,歷久不壞,一版雕成,往往可貯存備供再印達數十百年,故得以在中國歷八九百年而不為活字版所取代。
(莊芳榮)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55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