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文房四寶】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15 22:45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文房四寶】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6 08:48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文房四寶

 

世謂筆、硯、墨、紙四種書寫用具為文房四寶。

 

此辭見於明一統志:「四寶堂在徽州府治,以郡出文房四寶為義。新安志云:『歙縣文房四寶謂紙、墨、筆、硯也。』」按以紙列為四寶之先,當為就安徽地方而言,以皖南盛產四物,而紙之應用最廣,故列紙為第一,有表彰其物產之意。

 

宋蘇易簡作文房四譜,列四者之次序為:筆、硯、墨、紙,而其發生又以紙為最晚。

 

茲依蘇譜之次序分述於左:筆為書寫文字或繪畫之物,起源極早,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平字。

 

甲骨上亦有未刻之紅色及黑色文字,筆畫有粗細圓銳,顯為尖銳而有彈性之毛刷(筆)所寫。

 

今日所能見最古之毛筆實物,為近年長沙古墓中發現之戰國楚筆。

 

此筆桿長五寸五分,頭長八分,將桿端劈開,裝上筆頭,再於其外以細絲綑紮。

 

筆頭為最佳之兔豪。

 

又,西北曾發現居延筆,是漢筆實物。

 

日本存有天平筆,是唐筆實物。

 

筆之製作,由「頭」興「桿」合成,頭用獸毛,所以書寫。

 

桿所以把執,早期用木材,漢代已用竹管,見於蔡邕筆賦。

 

筆頭所用之獸毛,早期記載已有數種:一為兔毫,見於史記:「始皇令蒙恬與太子扶蘇築長城,恬取中山兔毫造筆。」

 

另為鹿毫、羊毫,見於馬縞中華古今註。

 

元趙孟頫喜用鼬毫,俗名黃鼠狼,故俗稱狼毫。

 

另貍毫、猩毛、豬鬃,皆可製筆。

 

後二者以其毛長,皆用以製大筆,其中以羊毫之硬.軟、長、兔短差別最大。

 

乳羊毫軟而短,老羊毫(尤以公平之鬚)長而較硬。

 

大抵諸毫以紫毫最硬鼬毫、貍毫次之,乳羊毫最軟。

 

筆頭製法,大略有三種:一為「散卓」,亦即用一種獸毛製成,近世稱為純毫。

 

二為有「柱」有「被」之製法,即以較硬較長之毫為筆心(柱),以較短較軟之毫包圈(被)之。

 

此種製法適於鈔寫文書小字之用。

 

三為硬軟毫兼用之製法,亦稱「兼毫」。

 

此種乃以長短略同而硬軟不同之毫,摻合製造,而其比例亦各不同。

 

硬毫取其彈力,軟毫取其柔細。

 

硬毫摻入筆頭中心及其周圈之處而非成柱狀,軟毫除包於筆頭表面外,內部所佔成數也較硬毫為多。

 

此種製法適用於大小字,毫長者可作大字,毫短者可作小字。

 

又,上舉第二種有柱有被之製法,歷史上社會間因為其為主要書寫各種文書經卷典籍之工具,故應用最廣,製法也極考究。

 

漢韋仲將筆法云:「以鐵梳梳兔毫及青羊毛,去其穢毛訖,齊其鋒端作扁,極令勻調平好,用以裹青羊毛,羊毛去兔毫頭下二分許,然後合卷(捲)」,令極固,痛纈訖。

 

再以青羊毛裹筆心,名為筆柱,或曰墨池。

 

外復用青毫如作柱法,使心齊,痛纈納管中,寧心小不宜大。」

 

此種製法應即今世七紫三羊毫筆之所自出,為鈔錄小字之主要工具。

 

其記述作大字羊毫筆之製法,則以清包世臣為最詳,其述筆工王永清之語云:「先納筆頭於粗管,修去其曲與扁之甚者,膠尖乾透,乃倒梳其根令淨。

 

換管再紮,又擇去其不甚直而圓者,再膠再梳。

 

又恐曲與扁者難淨,或有圓正而其材不長不能齊尖者廁其間,上齊則下所藏入管者少而根硬,下齊則腰發胖而尖薄,是亦未足以發揮指力曲折如意也,又擇而梳之。

 

然後固紮其根而漆以投於精管。

 

故終筆之用而無一褪毫,尖盡禿而筆身仍文中已有墨字。

 

說文解字云:「墨,書墨也。」

 

指此字為專以作書之物。

 

近代發現之東周帛書、簡書皆以墨寫,推想最初或只以黑色粉末和膠質蘸筆書寫,其揉和二者製為固體以便磨用之時期不詳,惟近年發現西漢墓道壁畫上,有「主記史」、「主簿」二人,其像下畫有圓硯,硯上豎置墨錠,皆可證西漢時已用固體之墨。

 

至曹魏時,韋誕則以書家而擅製佳墨著名。

 

其後歷代皆有名工。

 

早期製墨材料為石墨及松煙,石墨為天然礦物,松煙為燒松而得之炱,後者逐漸盛行。

 

另桐油煙、蘇合油煙、豬油煙、漆煙,皆可製墨。

 

合之以動物膠,凡獸皮、魚胞、魚鱗、鹿角皆可製膠。

 

再加防腐、發香藥物。

 

蒸擣適度,摶握或入笵陰乾而成。

 

今日世間所存古墨實物,以日本正倉院藏唐代貞家墨為最早。

 

面有陽文「華飛龍鳳皇極貞家墨」十字,背以朱書開元四年丙辰字樣。

 

此墨長達三十公分,略如船形,於唐玄宗時東入日本。

 

唐宋間名製墨家甚眾,尤以南唐奚(後賜姓李)廷珪之名最高,惟實物今無留存。

 

近年山西元代墓葬曾發現元墨實物,長橢形,有陽文中書省三篆字。

 

明代墨之製造極為發達,其時全國墨業幾聚集於徽州地區,蓋繼南唐李氏之餘緒,研究發展所致。

 

惟早期明墨,今日存世者亦稀。

 

嘉靖以後,存者尚夥。

 

清代製墨,以康熙、乾隆、嘉慶三朝產品最精。

 

製家名聲最著者四姓: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

 

曹胡二家後裔,至今仍在各地設肆營業。

 

墨以純細,用膠清輕為上選。

 

製之其有二種,橫式距松火最遠之姻最輕細,故曰遠。

 

直式距油碗最遠之最輕細,故日頂。

 

膠清者純淨之意,輕者與用比例量少之意,多則膠筆礙用。

 

其形制,古稱一丸、一枚、一螺,今不可見。

 

唐貞家墨為長扁舟形,便於把持磨研。

 

李廷珪墨亦為長方扁形(據墨海圃)。

 

約自明代起始製大墨,圓、橢、方、長方各式,重皆數兩,便於藏玩。

 

又有成套「叢鎣」,另名「義墨」俗稱集錦墨,乃以大小、重量、圖式不同之墨組為一套,或大小相同而題名不同為一套,入特製函匣,既便磨用,又便賞玩。

 

清代沿之,花式益多。

 

其墨函有箱匣式、冊頁式、手卷式諸種。

 

日常習書鈔錄,則以單塊價售。

 

紙之為用甚廣,其在文房用途,主要為承受書寫之物。

 

起源甚早,漢書趙飛燕傳,篋中有赫書,應劭云:「薄小紙也。」

 

早於後漢和帝時蔡倫所造之紙約兩百年。

 

說文謂:「紙,絮一箔也。箔,潎絮簀也。潎,於水中擊絮也。」

 

已足見造紙萌芽時期之情況。

 

近代西北發現之古紙,可能為二世紀初之物。

 

其後使用日廣,終使竹木簡歸於淘汰。

 

製紙之材料,一為纖縰(說文所謂絮即絲),蔡倫用麻頭、敝布、魚網。

 

後代所用之材料,種類極多。

 

二為工其,後代用籐(說文所謂箔)。

 

其方法,搗碾纖維使分解(說文所謂潎),攪入特製池水中,以有框之簾抄水中纖維,漉水乾後成紙。

 

此為主要之製造程序。

 

今日存世文人所用古紙,當為西晉陸機之平復帖。

 

南北朝紙,可自當時之寫經見之,紙質極佳。

 

唐紙製作亦極精細,其實物亦可於傳世諸種法書中見之。

 

唐紙之名稱甚多,有短白簾、硬黃紙、粉蠟紙、布紙、藤角紙、黃自麻紙、桑皮紙、桑根紙、苔紙、卵紙、女兒青紙「雞林紙(窩麗紙)等,今世有流傳者,有失傳者。

 

造紙至於唐五代,材料工技,均臻上乘。

 

四方諸地,皆能製造,而其最佳產地則為皖南。

 

南唐後主之澄心堂紙,即宣城地區所造,至今宣紙為國產最佳之紙。

 

而其工料最精者又應推寫經紙,海鹽金粟寺所用之金粟山藏經紙,紙質精緻而色黃,蓋入以黃以防蟲蛀,據云亦徽州所造。

 

其後各地皆有紙業,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時,則製造尤精。

 

製紙之纖維,絕大部分取自植物。

 

桑、楮、檀、竹、麻、稻桿及其他木材,皆可製紙,而以其纖維之柔韌者為上選。

 

文房寫字作畫之用紙,舊有生熟之稱。

 

生紙謂直接出自簾、壁(使濕紙乾燥平滑之設備)之品,熟紙謂再加以不同濃淡之膠礬而成之品,生紙著以水墨則吸收滲化,熱紙因其所用膠性物之多少,其滲化程度亦異,或全不吸收。

 

另有舊稱蠟牋之紙,乃於紙上加添膠、粉,製使光滑。

 

其金牋則於紙上施膠後貼金或灑金。

 

此類之紙,皆不吸墨,墨浮紙面,乾後有光。

 

略同近世機製之鋼版紙。

 

以竹材造紙,南方數劣,皆有生產,應用最廣。

 

其細薄十張,幾如蟬翼。

 

大張厚薄不同,色微黃,俗稱毛邊紙。

 

作書亦極受墨,惜其纖維較為脆弱,柔韌稍遜,持久性亦不足。

 

又,佳紙可裁製為詩箋、信箋,唐時已盛行,薛濤箋最著名。

 

.其後代有製作,長短、格式、花色不一。

 

早期砑花,明時套色版起,製為箋譜。

 

近代益精,以木版水印為濃淡之色,裝成函冊,為文房雅玩。

 

(王壯為)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55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