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清熱劑】
清熱劑,一作清暑劑,凡能治一般暑熱病之方劑稱清熱劑。
主要是為治療邪熱熾盛之症。
乃治「熱以寒之,熱者清之」之原則。
其寒涼藥物組成的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能,適用於裏熱症。
暑熱病中如果病邪在表,理先汗解,裏熱已結實,則宜攻下。
故須在表已得汗而熱不退,或裏熱已熾而尚未結者,始用清熱劑,最為恰當。
裏熱症候又有氣分、血分之差異,及實熱、虛熱之別,臟俯勝之不同,故清熱方法亦相異。
夏氣在經絡,長夏氣在肌肉。
表實者裏必虛,熱則氣泄。
傷暑(熱病)有兼傷風者,有兼傷寒者,有兼傷濕者,有兼傷食者,有冒署飲酒者。
王潔古曰:「中熱為陽證,為有餘。
中暑為陰證,為不足。
蓋肺主氣,夏月火盛灼金,則肺受傷而氣虛,故多不足,凡中暑者,不可作中風治。」
使用清熱劑時,在臨床應辨明熱症之真假,若屬假熱真寒,則不可誤用寒涼藥,若裹熱而傷陰者,則不可純用苦寒藥,宜兼顧其陰液。
用清熱養陰之方劑。
若熱邪熾盛,服清熱藥入口即吐者,用清熱劑中少佐辛溫之薑,或涼藥熱服,取熱因熱用之反治方法。
用清熱劑,必辨有無兼感及暑濕之輕重。
薛生白曰:「濕輕暑重,則歸陽明。
暑少濕多,則歸太陰。」
暑熱病之病理機轉,即用清熱劑之法則也。
(陳忠川、邱年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45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