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蠟染藝術】
蠟染,是一種古老染色術,印尼或馬來西亞人叫做Batik,日本人稱為蠟纈染(亦稱蠟染),利用這種方法染出來的圖案,兼具了藝術的裝飾趣味及實用價值。
蠟染藝術出現在中國,歷史悠久。
根據二儀實錄記載,秦漢間已有染纈,六朝時開始流行,隋代宮廷特別喜愛這種手工藝品,並且出現特殊花樣。
至於實物的出土,比文獻記載還要早的,有長沙戰國楚墓出現一面染纈模樣的被面,花紋不詳。
晉代也有一片成品出土,圖案是重疊斑花,也就是唐宋時代所謂瑪瑙纈。
中國蠟染在唐代尤為盛行,技術也成熟多了。
當時的蠟染可分為兩種:單色染與複色染;
複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種之多。
後人可從宋徽宗摹張萱擣練圖中的兩位婦女的衣裳及虢國夫人遊春圖中的幾個騎馬人物的衣服,窺見唐代蠟染圖案之豪華美麗的情況。
由於唐代中國文化對於日本影響頗大,奈良的正倉院,從唐代一直保存著各種唐代以來之中國工藝珍品,其中藏有一套蠟纈屏風,也是唐代由日本赴唐的留學和尚帶回去的。
蠟染在中國,自宋代以降開始衰退,而在同時的南洋各地(尤其爪哇、蘇門答臘等島)卻大為盛行,至今,印尼與馬來西亞人的平常衣服幾乎都以蠟染布料製造。
製作染纈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把準備要染製的圖案稿描繪在布料(棉布或絲絹)上,然後把加溫而溶解的蠟,塗在布上不需要染色的部分,等到蠟冷卻後,始侵入染料液水中。
此時未被蠟封住的部分,會著上色彩,封過蠟的部分,雖然不會著上色料,但如果蠟面有裂紋(可以事先故意折裂),染料液即自然滲透進去,而產生「冰裂紋」的紋路,頗饒趣味。
蠟面的龜裂製造方法,通常將上蠟的布料,直接放入冰箱裏,使布上的蠟面快速凍結,而易於發生龜裂。
另一方法,是把水先塗在布表面上,然後用高熱的蠟塗蓋在布料圖案上。
此時蠟僅僅附著在布料的纖維表面即可,而不必滲到布裏面,等到冷卻時,只用手指在布背面輕輕摩擦,或折疊布料,就能產生不規則的網狀冰紋。
製作蠟染所用之蠟,要以富有黏性,而又較為鬆脆為宜;
為了增加黏性,亦可加些松香粉在蠟中熔化。
最常用的蠟,為礦物性的石蠟,或植物性的木蠟與白蠟,來配合使用。
現代蠟染,已經成為時髦產物,無論是純藝術作品或手帕、圍巾、頭巾、領帶、衣棠、餐巾、門簾、窗巾、桌布等,均可採用蠟染的方法製作。
(施翠峰)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28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