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漢式鏡】
我國歷代金屬鏡中鑄於漢代者,總稱漢鏡。
三國六朝鏡原亦包括在內,現代學者始予畫分。
漢鏡鑄造技術精巧勻整,在世界各地金屬鏡中堪稱首屈一指。
根據鑄造年代可分為前漢鏡、王莽鏡、後漢鏡三種,各具特有形式,鏡背裝飾文樣不一,但均為圓形,背面中央有鈕,其四周幾何圖形帶圈之間以神、鳥獸、神獸文飾,用白銅或青銅鑄造。
前漢鏡承先秦鏡之傳統,以內行花文鏡為代表。
王莽鏡之特色在於四神鏡,並有獸帶鏡。
後漢鏡則有夔鳳鏡、獸首鏡、神像鏡、畫像鏡,記有鑄造年代者,稱紀年鏡或年號鏡,前漢末「居攝一」之紀年銘最為古老。
漢鏡原由官工鑄造,方格規矩,四神鏡即其著例,後漢以後民間各地開始鑄造。
日本彌生時代遺跡曾發現少數漢鏡與朝鮮系統多鈕細文鏡。
古墳時代日本以鏡為陪葬品,發現不少來自我國之漢鏡,以及日本仿製之漢鏡,前者稱為舶載鏡,後者稱為仿製鏡,二者總稱為漢式鏡,以與奈良時代以後脫離漢鏡影響,具有日本色彩之和鏡區別。
仿製鏡有在鏡緣附鈴者,特稱鈴鏡。
漢式鏡背面圖樣文字,因時代而異,可作為確定古墳年代之有力佐證。
漢式鏡在古代日本並非純為化妝道具,兼具有作為財富象徵之經濟意義,作為護身符與祭器之宗教意義,以及作為權威象徵之政治意義。
(黃國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27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