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選擇理論】
選擇原是經濟行為之本質,由於慾望無窮,而滿足慾望之手段卻有限,在所得許可範圍內,購買某一財貨,便失去購買另一財貨,故知經濟行為,即是不能不去選擇之行為。
主張邊際效用理論之學者,如孟格(G.Menge)、吉逢斯(W.S.Jevons)等,均以單一財貨的需求來說明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然而,僅利用一種財貨去說明效用是不充分的,其他相關財貨也應一併加以考慮才是。
再者,邊際效用學派假設效用可測性(計數效用),實缺乏驗證基礎,自不存在。
因此,要補救邊際效用理論之缺陷,而有選擇理論(TheoryofPreference)產生。
首先由巴萊圖(V.F.D.Pareto)、愛奇渥斯(F.Y.Edgeworth)和希克斯(J.R.Hicks)等人開選擇理論之先河,提出無異曲線(IndifferenceCurve)。
選擇是比較喜好之謂,簡言之,是不實視主體的主觀效用,而僅以選擇的意識與行動為前題來構成價格理論。
假定每個消費者均是理性的,且又能依據其偏好情形排列出不同的財貨組別;
當他面對二組財貨A和B時,則ARB表示他認為A至少與B一樣的被他所喜歡。
至於理性行為還得滿足以下三項性質:一、完整性:就A和B二組財貨言,不是ARB就是BRA,或是二者均成立。
二、反射性:假設A和B表示同一組財貨時,則消費者會覺得對其中之一的喜好至少不下於對另外一組財貨之喜好,意即ARA。
三、遞移性:若BRA且CRB,則CRA。
當偏好關係ARB與BRA均成立時,表示他對兩組財貨之偏好程度一致,寫為AIB,此一關係稱為無異關係(IndifferenceRelation)。
序列效用分析之基本要求,是消費者的選擇行為均能符合上述性質,果爾,則消費者不必以任何數值來表示消費品的效用程度,僅以效用函數表示出財貨的序列即可。
借用無異曲線來做為序列效用分析之工具,當可避免涉及效用可測及比較等棘手問題。
然而其所需資料仍然很多,如我們必須要知道消費者對所有可能財貨組合之偏好。
薩謬爾遜(P.A.Samuelson)在其西元一九四七年出版的經濟分析基礎一書中,為選擇理論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藉著觀察消費者在不同價格組合選擇下,所做的購買選擇,可以推論出無異曲線之存在,也可用以證明需求函數之特徵。
此理論不涉及計數、序列等效用的許多假設,這便是有名的顯示性偏好理論(RevealedPreferenceTheory)。
此理論推展的過程是這樣的:當一個消費者購買(選擇)某一組財貨A時,他必具有下列二則理由之一:即一、他對於A之喜好程度大於其他他所能獲得之財貨組合B、C、D等。
二、A之價格比其他組財貨來得便宜。
當觀察某一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時,若發覺其他組財貨不比A組貴而其仍選擇A,這便足以表示消費者對A組財貨有顯示性偏好了,藉此便可推衍出一系列的無異曲線。
(高凱聲)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95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