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社會●勞工運動】
勞工運動(LaborMovement),是基於工人的需要而自行發動並由工人參加,以集體力量爭取本身權益的運動。
但在整個勞工運動過程中,同情工人的社會、團體和政黨,也多參與或啟發了這一運動,從旁加以扶植、支持,從而壯大了勞工運動的力量,擴大了勞工運動的成果,這就是勞工運動的涵義。
而其目的,旨在解決勞工問題,改善勞工生活,應無疑義。
勞工運動的起源,可追溯到工業革命發生以後,由於使用機器,生產方式改變,工人對工廠制度極端不滿,為了改善工作環境、工作時間、合理待遇和工作保障,工人於自我覺醒之餘,乃以集體力量和雇主從事交涉,竭力爭取應有的權益,從此有了工會組織,展開了勞工運動,因之,勞工運動是工業革命的產物。
以世界勞工運動而言,目前分為兩大主流:一為民主自由國家工會所組織的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TheInternationalConfederationofFreeTradeUnions,簡稱國際自由工聯ICFTU),於西元一九四九年十二月間在倫敦召開成立大會組成,旨在追求堅強的國際工會運動、思想與言論之自由、民主、所有民族自治之權利,以及所有人民和平相處與尊嚴之生活。
以麵包生活、和平與自由為口號。
其最主要特色為不含共產主義工會,且為一堅決反共之國際勞工團體,實則其誕生即基於不滿蘇俄操縱的世界工會聯合會所作所為而來。
另一即為蘇俄所操縱御用,而由共產鐵幕國家工會參加的世界工會聯合會(TheWorldFederationofTradeUnions,簡稱為世界工聯WFTU),於一九四五年九月在巴黎舉行成立大會,其最主要的勞工運動理論,乃以馬克斯的共產主義為基礎,希望藉階級鬥爭與暴力革命之手段去達成所謂「勞工專政」的願望。
民主國家工會早年曾一度加入這一組織,嗣發覺其陰謀後業已紛紛退出。
我國全國總工會現為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的會員,積極參加國際自由勞工運動,並從事國民外交,甚有績效。
我國的勞工運動,肇始於滿清政府的腐敗、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外資在租界對我國勞工的剝削。
其特色:第一、政治性重於經濟性。
這和世界各國的勞工問題多為經濟性重於政治性不同;
第二、和國民革命相結合,且為其主流之一;
第三、以三民主義為依歸,其本質為自由、民主、平等、反極權、反奴役、反迫害。
我國的勞工運動可分為如下幾個階段:清末民初、北伐時期、抗戰時期、行憲戡亂、反攻復國。
在各個階段中,勞工同胞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貢獻良多。
(劉昆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73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