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七十五章學習心得】
原文: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解惑前理解如下: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百姓餓,因為他的在上位的供食用的徵收的財賦過分,一般因為餓。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百姓不好管理,因為他的在上位的存在發展與潛力,事情稱呼不容易管理。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百姓隨便生命的結束,因為他的在上位的營謀成長與滋長,事情稱呼隨便生命的結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一般只有沒有因為活著發展者,此勝過對重視活著。
解惑後根據老師講解記錄如下: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百姓的餓,因為他的進呈吃徵收的財賦這個增加,此因為餓。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百姓的不容易管理,因為他的進呈這個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發展,此因為不容易管理。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百姓的看不起生命的結束,因為他的進呈乞請活著這個重視,此因為看不起生命的結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一般只有沒有因為活著當作人,此勝過對重視活著。
前兩篇文章向我說明了客戶應該如何找專業者,如何判斷專業者學術的真偽,本篇文章換一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作為一個專業者應該如何選擇目標客戶以及付費方式。
文章開篇用百姓的餓的方式來說明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狀況,有些百姓的餓是因為要進貢的財賦很多產生資源不足,但是卻甘於接受現實或者無力反抗,這種是沒有理想和抱負的人。
另外一種人的餓,是不甘於現狀,這類型的人想要改變命運,是有理想和抱負的人,只有這種人才會有野心和企圖心才想要更多甚至更好,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展現宏圖大略,這種人才是專業者要選擇的人。
沒有野心和企圖心以及宏圖大略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得過且過,安於現狀,目光短淺,甘於平凡,沒有鬥志,所以難成大事,專業者如果扶持與幫助這種人只會浪費時間與精力。
專業者如果選擇這樣的客戶來扶持與幫助勝算不大,這類型的人出現餓的狀況,說明其沒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連溫飽都解決不了,就更加不用談到是否有能力付服務費或者顧問費給專業者了,作為專業者,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願意浪費時間輔助與幫助這樣的人。
專業者要展現其所在領域的真本事必須是客戶的餓產生不甘於現狀要改變才有機會,也只有出現這種類型的餓而想要改變的客戶,才是專業者要找的人,才有機會收取因為提供幫助與扶持而應得的服務費用。
只有這種永不知飽,永遠餓的客戶,才會源源不斷的給專業者提供相應的服務費或者顧問費,客戶的餓也相對的說明專業者的能力讓客戶體會到滾雪球一樣的效應,賺的錢總會感覺賺不夠,想要越做越大,當客戶賺錢財源滾滾自然專業者的服務費用也越來越多,這才是客戶與專業者雙贏的模式,各自展現真實力。
一般人不好管理,是因為很多人即使請了專業者來幫助與扶持,當他有了小成績就會自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厲害而不會想到是專業者的幫助與扶持的結果,甚至可能會輕蔑地對專業者說我有今天的成績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而您只是幫忙我處理一下而已。
這種類型的人因為沒有正確認識到專業者所起到的作用,專業者自然不容易管理這樣的客戶,有時候即使幫助與扶持了很長時間,也不得不放棄有如此想法的客戶,也因為如此,一般情況下專業者選擇客戶普遍有三不原則:
一、沒有野心與企圖心者不做。
二、沒有禮貌者不做。
三、沒有資源者不做。
常言道好死不如賴活是指我們不能輕易的放棄來人世間修煉的機會,活著是人啟動思維創造與改變生活的基本條件,但是也不能行屍走肉的苟活在人世,要成為人上人,就必須要有餓的思維,要有不滿足永遠吃不飽的心態。
對學習者而言要有學海無涯海納百川的精神,對企業家而言要有奮鬥不息的精神,對技術者而言要有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
人活在世上,社會能進步都是因為不同類型的餓出現,才會出現社會的進步以及技術的革新。
人的活著除了基本的物質需求,還包括了精神需求,而且也必須是有了物質文明之後才有精神文明。
如果僅僅是為了活著,餓也餓不死,富也富不起來,不被重視,自然會被看不起。
所以這篇文章不單單是說明了專業者對幫助與扶持者付費方式的產生是因為餓產生的不甘於滿足,也說明了人的活著也要不甘於滿足簡單的活著,要有所作為成為人上人。
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成為成功人士,成為人上人,但是如果沒有餓的精神,沒有了動力,注定不會成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