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高甲戲】
高甲戲,俗稱大戲,是內地戲劇移植臺灣地方化的普通稱法,亦有稱為白戲仔。
原傳自福建泉州一帶的地方土戲,屬南管戲之另一小支流;
音樂為南管系聲腔,唱詞道白純為泉州之土音(白字),音樂聲腔的組織結構上,為南唱北拍,有南北交加之意,也稱交加戲。
演法概仿京戲,但其演出,仍有特殊之處。
如其使用的音樂聲腔,為南管系音樂,其演唱方式,卻不似南管文靜,而是吵雜、熱鬧非凡,類似今日一般送葬行列中的牽亡魂歌仔的演唱方式。
因此,很多其他劇種的戲劇演出,往往在同時演出當中,均受其影響而無法演下去,足見其音量之高,及其吵雜的情況,故亦稱狗梗戲。
這種戲劇的演出,腳色很少,最多不超過九員,常為兩角對唱,亦稱對仔戲,非常熱場,對白很少,幾乎全靠對唱來敘述劇中情節,運用節奏快而強烈分明的鑼鼓介,來控制整個演出的節奏和氛圍;
配合著表演動作,一種幾近全身扭動的舞蹈-非常誇張的歌舞表演,尤其男女腳色間,用「駛目箭」動作,來傳達感情極為特殊,常常帶有邪氣、猥褻的情況。
其演唱方式,類似川劇中的幫腔,常在尾音部分拉得很長,在鼓介後文武場人員配合演員演唱的尾聲做幫腔-伊呀喲之類的尾聲幫腔,亦稱咿呀戲。
主要唱腔為山歌、民謠、小曲等。
主要伴奏樂器,文場為竹管-笛子;
武場為鑼、鼓、鈸等打擊樂器。
常演劇目有大舜耕田、安安趕雞、劉漢卿買鯉魚、剪羅衣、三嬌美人圖等,內容多涉及男女私情,加上唱詞、表演動作均太過淫褻、邪氣,故往昔曾遭禁演,不過在觀眾心目中仍深受喜好,後來因歌仔戲的興起,而使之失去觀眾,逐漸式微,消聲匿跡。
(林清涼)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27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