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美術●王徽之】
王徽之(西元三四三~三八六)年,晉人,生於成康年間,字子猷,羲之長子,弟王獻之,一門三傑,文章為世人所推崇,俱善書畫。
子猷生性卓犖不羈,為桓溫參軍,常蓬首散帶,不綜府事。
性好竹,嘗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居山陰,一日夜雪初霽,月色清朗,獨酌酒詠,忽憶戴逵,時在剡縣,月夜乘小舟詣之,經宿方至,至、未及叩門而返,人問其故,曰:乘興而來,興盡而歸,何必相見。
嘗與弟共讀高士傳讚,獻之賞井丹高潔,徽之曰:未若長卿慢世也。
其放誕傲達如此。
時人皆欽其才而穢其行。
後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
太元十一年與獻之俱病,有術人云:人命應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死者可生。
徽之謂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餘年代之。
術者曰:代死者須壽年有餘,今君與弟壽算俱盡,何可代之。
未幾,獻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床,坐取獻之遺琴彈之,久不成調,歎曰:嗚呼!
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
子猷先有背疾,遂潰裂,月餘亦卒。
享年四十三。
子楨之,桓玄時為太尉,論者以其才比亡叔獻之。
(劉平衡)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03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