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胸鮋(伊豆鮋)】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Scorpaenaizensis(Jordanetstark,1904)形態:頭部無麟,頭頂有一橫凹溝,總蓋骨、吻部與眼眶中央上方有短小皮瓣,眶前骨下緣最後一棘垂直向下。
口大,齒利,腭骨有齒。
胸鰭上腋部有扁平皮瓣,其軟條數目是鮋屬中最多的,約17~20條。
除胸部裸露無鱗外,魚體其餘部分均被櫛鱗,故被稱為「裸胸鮋」。
無鰾。
體紫紅色其上散有蠕狀斑紋,體側下半有金色光澤,腹部白色,背鰭硬棘部分有一黑斑,體型可達30公分,屬於中大型鮋魚類。
棘有劇毒。
分布:日本、韓國、中國沿海及台灣東北部海域。
生態習性:生活在100~150公尺泥沙底質的水域,是鮋科當中棲息較深的種類,外型似石,常隱伏於岩礁旁,又稱為「石狗公」。
肉食性,以甲殼類為主食。
繁殖季節為春季,會將卵產於膠質球囊中。
利用:是常見的種類,肉質味美,港邊漁市場常見販售。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