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Silurusasotus(Linnaeus,1758)形態:體前部粗圓,尾部側扁,頭部寬平。
吻短而寬圓。
兩對鼻孔,前鼻孔有一根短管,近吻端。
口裂大,上位,下頜稍突出。
兩頜均有1行絨毛狀齒。
幼魚具下頜鬚3對,成魚時下頜鬚退化僅有1對,上頜鬚比頭稍長,下頜鬚為上頜鬚長的1/3-1/5。
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
側線平直,沿體側中部而伸達尾基。
黏液孔發達,成行排列於側線上方。
背鰭相當短小,僅具5軟條;
臀鰭長,後方與尾鰭相連,具70-85鰭條;
胸鰭具有1鋸齒狀之硬棘以及12-14軟條。
體呈暗灰色或灰黃色,體背側灰黑色,腹部白色,體側有不規則的白斑或不明顯的斑紋。
分布:分布於日本、中國大陸東部、朝鮮、東南亞。
台灣西部、南部的河川與池塘均有分布,但野生族群量較稀少,目前以南部養殖較多。
生態習性:初級淡水魚。
底棲性,主要棲息於水生植物叢生的靜水域或緩水流處。
白天在草叢間或石縫洞穴中,夜間出來活動。
肉食性魚類,性兇猛而貪食,以蝦、小魚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利用:為重要養殖食用魚種。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