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裸臀鯙】
Brown-tiny Moray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Anarchiasallardicei(JordanandStarks,1906)形態:尾長較全長之1/2略長。
鰭條構造僅限制在尾部末端。
上頜齒雙列,內側列頜齒較少且較大;
下頜齒前側2列,後側1列;
鋤骨齒1列;
頜間有2~3個可倒伏的大尖牙。
後鼻孔鄰接一個擴大的上眼窩孔,呈現類似雙後鼻孔的溝造。
魚體為單一的褐色;
或有褐色中帶有淡色斑紋的變異型。
背側顏色較深,腹側及頜部下側顏色略淺。
尾鰭周緣為黃色,泡在福馬林或乙醇中則該黃色部位變為白色;
頭部各側線孔及後鼻孔為白色,肛門也呈白色。
小型鯙類;
魚體纖細,體長很少超過20公分。
分布:西太平洋,及中部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等海域。
在台灣曾見於澎湖東吉島,墾丁萬里桐及蘭嶼等地。
生態習性:平時隱藏於珊瑚礁潮池中,不易為人所發現。
由於體型小,容易受到其他鯙類或肉食性魚類的襲擊。
以潮池內小型的無脊椎動物或魚類為食。
利用:體型太小,無食用價值,數量少,不宜採捕或飼養,以維生態保育。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