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吻草鰻】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Chilorhinusplatyrhynchus(Norman,1922)形態:無胸鰭。
齒圓錐狀,前上頜骨齒2列、成半圓形;
上、下頜骨齒1~2列,鋤骨齒為2列、摺於上頜齒下方。
背鰭起點在腮裂之後;
臀鰭在肛門之稍後;
肛門在體之1/2處。
體長為體高之16.7倍,頭長之5.5倍;
尾長為頭與軀幹之1.1倍;
頭長為吻長之7.1倍;
吻長為眼徑之1.5倍。
體短,呈圓柱狀、尾端側扁。
下頜稍長。
舌固定。
口裂約至眼之後緣。
鰓裂小或中形。
背、臀鰭後端不升高。
後鼻孔側位,緊臨眼之前方。
成魚體側有斑紋。
分布: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
生態習性:棲息於淺海至400公尺深之沙泥底質海底。
本種與大西洋產之Chilorhinussuensonii有類似之形態與比例,僅只有脊椎數不同(107~112對96~106)以及棲息深度之不同(200~400公尺對小於100公尺之淺灣與海草遍佈之海床)。
利用:目前無經濟之價值且少為漁民捕獲。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