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寬尾擬角鯊或小抹香鮫】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2-11 22:44
標題: 【寬尾擬角鯊或小抹香鮫】

寬尾擬角鯊或小抹香鮫

 

Spined Pygmy Shark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Squalioluslaticaudus(SmithetRadcliffe,1912)形態:前鼻瓣短而不延長成鬚狀;

 

吻頗長且稍尖突,吻長約為頭長之半,且大致與口裂至胸鰭距離等長;

 

鰓裂很小,每一鰓裂長度大致相同;

 

唇薄而不呈鬚狀或吸盤狀;

 

上、下頜齒明顯不同;

 

上頜齒小,齒尖突而不具小齒尖;

 

下頜齒較大,刀狀,向內彎曲,齒緣不呈鋸齒狀;

 

齒式22~23/16~21。

 

第一背鰭具硬棘,硬棘有時覆蓋於皮下而不明顯,有時則外露;

 

第二背鰭不具硬棘;

 

第一背鰭起點位置約與胸鰭後角相對,基底末端則遠在腹鰭之前而較接近胸鰭;

 

第二背鰭遠大於第一背鰭,基底長約為第一背鰭基底長之二倍,第二背鰭起點位置約與腹鰭基底中點相對;

 

胸鰭後角窄圓,內緣長度短,後角不呈向後延伸之尖凸狀;

 

尾鰭上、下葉近乎對稱,僅下葉稍長,而後緣明顯凹入。

 

尾鰭前不具凹窪,體表無隆起線,唯尾柄兩側具低的隆脊。

 

皮齒塊狀,體色或黑或棕黑,各鰭鰭緣明顯白色。

 

分布:本種零星出現於西大西洋之百慕達、巴西及阿根廷沿海,東大西洋之法國及馬得拉群島,西印度洋之索馬利亞,西太平洋之日本、台灣及菲律賓沿近海域。

 

臺灣於東北部近海域偶而可由底拖網捕獲,是十分罕見的種類。

 

生態習性:分布範圍頗廣的種類,棲息水深200~500公尺,有日夜洄游的習性,白天棲息於底部,夜間則游至約200公尺深的較淺水域,通常出現的水域較近岸,一般認為這和其小體形、索餌能力有限有直接的關連。

 

本種腹面有發育完善的發光器官。

 

據判斷本種應為卵胎生,不過目前為止並未獲得直接的證據。

 

本種可能是所有鯊魚種類體形最小者,其最大體長僅約25公分,最小性成熟體長在15公分以上。

 

利用:底拖網偶而可以漁獲。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