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鯊或鼬鮫】
Tiger Shark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Galeocerdocuvieri(PéronetLesueur,1822)形態:頭特大;
吻短且鈍;
口裂特大;
第一背鰭後之軀幹部修長;
上頜唇溝向前延伸達眼部附近;
噴水孔大型;
齒形如雞冠,具明顯鋸齒緣;
尾柄具低的隆脊;
尾鰭修長,上葉鰭尖尖突;
體表具垂直向斑紋,成魚則逐漸褪色或消失。
分布:本種廣泛出現於南北緯40度間之世界各大洋,臺灣於西南及東北海域均有其蹤跡。
生態習性:溫帶、熱帶海域常見的種類,棲息水深0~140公尺。
經常出現在河口域、珊瑚礁區或瀉湖區,亦出現於外洋水域。
夜間通常會近常游至淺灘、河口、瀉湖區,白天則游至較深水域。
除索餌時會有群聚的行為外,一般大多單獨行動。
生性活潑,游泳能力特強,是最危險的種類之一,其危險性僅次於大白鯊。
最大可成長至9.1公尺,一般體長均不及5公尺,成熟體長約230~250公分。
卵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10~82尾,胎仔產出體長51~76公分。
利用:可由延繩釣釣獲,是臺灣沿近海鯊漁業的漁獲對象之一,魚肉供食用,唯價格不高,是鯊魚中較廉價者。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