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廉頗】
廉頗,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十六年(西元前二八三),廉頗為趙將,伐齊,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二十年(前二七九)趙惠文王與秦昭王會於澠池,藺相如不辱使命,歸國後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不服,宣言必辱相如。
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望見廉頗,輒引車避匿,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二人卒為刎頸之交。
由於廉頗與藺相如之合作,使當時強秦不敢加兵於趙,此後數年,廉頗更攻克齊之幾邑,魏之防陵、安邑。
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五年(前二六一)廉頗拒秦兵於長平,固壁不戰,而趙王誤信秦之反間,以趙括為將,取代廉頗,結果括為秦將白起所破,趙軍數十萬降秦,悉遭阬殺,邯鄲被圍,危在旦夕,賴楚魏諸侯來救得解。
而燕乘趙之危來攻,趙王復用廉頗,大破燕軍於鄗,殺燕將栗腹,燕割五城請和,趙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
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成代廉頗,廉頗怒,攻走樂成,頗乃亡奔魏之大梁,魏不能信用。
其後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頗亦思復用於趙,然頗之仇人郭開賄使者以金,毀廉頗年老,趙王遂不召。
後楚迎廉頗為楚將,無功,卒於壽春。
(王仲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93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