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雛祭】
日俗以三月三日為女兒節,家中有女兒者均於是日陳飾雛人形(小偶人),供奉菱形黏糕、桃花,以示祝賀並祈求女兒幸福,即所謂雛祭,因適值桃花綻放時節,故又稱為桃之節供(桃花節)。
此日女童多著和服,邀集玩伴,在偶人壇前食糕餅,飲白色甜米酒,談笑嬉戲。
雛人形係模倣古代宮廷人物裝束製成,有天皇、皇后、宮女、樂師、侍從、衛士等多種,陳飾於以紅布覆蓋之階梯式木壇上,或五層或七層,並襯配屏風、六角紙燈、車駕、坐轎、鏡臺、櫥櫃、箱匣等裝飾器物,極為精緻。
源氏物語所謂「三月上巳日召陰陽師行祓,置人形於舟內放諸中流」云云,或為雛祭之雛形。
以三月三日為節日,顯然來自中國上巳修禊曲水流觴之習俗,但今日通行以雛人形慶祝之形式則始於近世。
西元一五四四年刊行之世諺問答,敘述三月節慶,僅言及桃酒、艾草黏糕、鬥雞,尚無雛祭之記載。
一六二九年始出現有關宮中雛祭之記錄。
十七世紀後半,雛祭在武士與商工階級間已相當普及,一六六八年及一七○四年,官府曾下令禁止雛人形及裝飾器物流於奢華。
明治以後,雛人形成為商品,加以餽贈之風盛行,雛祭遂普及於日本全國。
(黃國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70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