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林獻堂】
林獻堂(西元一八八一~一九五五年),名大椿,始終以字獻堂行之,別號灌園。
清光緒七年十月二十二日生於今臺中霧峰鄉。
乾隆初年,其先人自漳州龍溪來臺,初寓彰化,後定居霧峰,百餘年間,人才輩出,門庭鼎盛。
己未臺灣割與日本,林氏十六歲,孤憤填膺,矢志匡復。
辛亥四月,林氏邀梁啟超來臺作十日遊,對當時臺灣智識分子影響甚大。
民國二年,首次返回祖國,親見鼎革,遂以領導對日之民族運動,爭取臺胞之自由平等為己任。
〈見圖1〉。
林氏本性仁厚,樂善好施,其家產素豐,好學善詩,不甘獨善享受,而願與同胞共苦,對社會之公益正義,甚為關切,籌辦今臺中一中、私立萊園中學,培養青年。
創辦報刊,倡設詩社,以改良社會風氣。
並扶植民間經濟,用心良苦,因此,聲譽極隆,日政府多方計謀籠絡,而林氏痛恨其帝國主義暴政,糾合同志,始終與之對作,披堅執銳,多方運用。
民國九年,林氏赴東京,領導留日臺籍學生,向日政府呼籲取消「六三法案」,以破除日人禁錮臺胞之特別法,十二年以後,贊助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報、臺灣議會請願會等會社,領導臺灣民族運動。
林氏主張教育平等,不成,繼而主張廢止總督專政,又不成,終而糾眾爭取開設臺灣議會,亦不成。
十五年三月,林氏率團返國觀光,在上海講演中,稱中國為祖國,同臺灣後,竟以愛慕祖國而受日人侮辱。
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
台灣重歸祖國懷抱,欣赴南京參加受降典禮,謁見先總統蔣公致敬,並祭告黃陵。
翌年起,歷任臺灣省參議員、彰化銀行董事長、省府委員。
三十七年兼任省通志館館長,翌年擴充為省文獻委員會,領導纂修臺灣省通志。
後赴日養病,四十四年逝世,享年七十有二。
時教育部長張其昀以「玉山遺愛」四字,喻其高潔,並在臺北植物園內,築獻堂館,以為永久紀念。
(蔡培火)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68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