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宗教●解脫】
解脫(Vimukta),音譯為毘木叉及毘木底,即是遠離煩惱及定障等繫縛而得自在之意。
大般涅槃經卷五云:「夫涅槃者,名為解脫。」
又云:「真解脫者,名曰遠離一切繁縛,則無有生,亦無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名曰不生。」
顯揚聖教論卷十三云:「解脫者,是永斷、離繫、清淨、盡滅、離欲、如是等,名之差別麤重、永除煩惱、斷滅為體。釋名者,能脫種種貪等繫縛,故名解脫。」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言解脫者,體即圓寂。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恆處生死。已證圓寂者,以能離縛,立名為解脫。」
解脫分有兩種,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八云:一切法中,有二解脫,一者擇滅,為無為,二者勝解,是有為。
無為解脫之體,即是擇滅涅槃,有為解脫之體,即是勝解涅槃。
勝解又分時解脫與不時解脫二種,大毘婆沙論卷一百云:無學的勝解,又有時愛心解脫,及不動心解脫之形態。
此二解脫,又各有二:一名心解脫,二者名慧解脫,是為不動法之阿羅漢果所攝之勝解,亦名不時解脫。
大智度論卷一百,云解脫味有二種,一者但為自身,二者兼為一切眾生,雖俱求一解脫門,而自利利人有異,是故大小乘有差別。
(聖嚴)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81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