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宗教●道觀】
道觀,為道教崇祀的所在,其形制並非一成不變,乃是中國明堂的傳統形式,間受佛教寺院影響,通稱宮、觀,與佛教使用寺、庵等有別。
道觀的興建,其公設者多由帝王敕建,普設於各州郡;
亦有由貴族、豪富捨宅興建,或道士募建。
道觀既建築於州郡要地,或山水勝地,故常成為民眾信仰的中心。
道士依照不同性質的齋會,舉行齋醮,為國為民祈求福祥,具有整合社會的功能。
同時道士藉此場所研修真學道,稔習法術科儀。
一般所謂十方叢林的大道觀,常聚居道士,舉行開壇授戒等事。
像瀋陽太清宮、北平白雲觀等,均屬較大道場。
至於小道觀,也由住持負責各種宗教職務。
六朝初期的修真場所,只是簡單的茅屋、瓦屋形制。
修道者常住山洞,洞旁築有館舍,稱為館、廬或精舍,以精潔適用為宜。
南北朝始漸有帝王敕建之事,名稱也漸改稱觀;
宋明帝為陸修靜設崇虛館、通仙臺;
北魏太武帝建大道壇廟、靜輪宮,以古明堂為模樣,採臺榭樣式。
北周也由帝王敕建通道觀、玄都觀,高道主持教務。
唐代較有宗教管制政策,按州置一觀的原則,統一名稱,以宮為名:像玄宗天寶二年(西元七四三),改西京玄元廟為太清宮,東京為太微宮,天下諸郡為紫極宮,每年州官依節日行香。
宋代諸帝崇道,多建道觀,以真宗增建建隆觀為玉清照應宮,徽宗建上清寶籙宮、玉清神霄宮為最侈麗。
真宗也曾詔令天下州府皆建觀一所,全名為天慶觀。
金元新道教盛行,全真道所屬的長春宮(即白雲觀前身)、山西永樂宮,均為道法重心。
明代帝王貴族也常為祈福建觀,成祖在武當山建玄武宮殿,宣宗在皇城西北建朝太宮等,皆是規模宏偉的道教建築。
道觀的建築,除尊崇高道,就其出生地原址興建之外,大多都是因祈福還願,而捨宅、擇地大興土木。
其營造形式,多採傳統的木構形式,而配置方式亦近於中國式庭院,近於宮殿、宗廟的莊嚴風格,結合壁畫的道教傳說,成為中國建築中別具風格的宗教性建築。
歷史所載名道觀,因其規模的龐大雄偉,建築的財力、物力等耗費,均極驚人;
但因係木構,常因天災人禍而焚燬,故流傳遺留至後世的殊少。
其實,道觀原本只作為道士修真養靜之所,乃是維持道門法統的道場,應以精潔為宜。
至於舉行齋醮,在適當的歲時節日中,為民眾聚會之所,也具有農業社會整合社會之用;
易於形成庶民信仰的中心,所以道觀不僅是道士修行的道場,也是民眾信仰的重心。
(李豐楙)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80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