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站赤】
元代驛政,有漢地驛站及蒙古站赤之分。
前者原指吞金滅宋後,設置於華夏舊壤之驛站;
後者依元史兵志所載:「站赤者,驛傳之譯名也。」
其任務皆在「通達邊情,布宣號令」,故兩者並無太大分別。
站赤有陸站及水站等一千四百九十站,陸站中包括馬站、牛站、轎站、步站及狗站等五種。
在十一行中書省中,設站之數目,交通工具之配置,悉以交通繁簡、地位衝僻、經濟盛衰為根據,故浙江設二百六十二站,甘肅僅得六站。
站赤之外,另約置二萬零二十八處急遞鋪,透過驛鋪的配合,建立全國通訊網。
鋪制,戰時以兵卒充鋪兵,平時以百姓為站戶。
世祖時,全國站戶多達二萬五千四百餘戶,形成元代驛政一大特色。
元代站赤的中央及地方管理機關,一般言之,驛站統於兵部及各州縣民政官吏;
站赤則隸於通政院及達魯花赤,不過時分時合,無關宏旨。
其唯一不曾更動的官職,僅負視察任務之「脫脫禾孫」而已。
元制站赤通用之牌符,包括金虎符、金符、銀符、海青符、圓符,及驛券等六類。
凡支驛入遞,必依律憑符券頒行,規模典制,堪稱完備。
元初版圖橫跨歐亞,有效統轄諸國及雄視東亞,即因驛政交通嚴密所致。
(彭瀛添)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25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