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法文●七年戰爭】
七年爭戰(SevenYearsWar)是十八世紀後半(西元一七五六~六三年)最大一次的國際戰爭。
當時歐洲列強之間有幾個野心的君主企圖擴張領土,配合了當時蓬勃的帝國主義思潮,掀起了這場大戰。
戰爭起因於奧地利帝國在繼承戰(WarofSuccession)中為普魯士所棄。
喪失了肥腴的西萊西亞,亟謀規復,女帝瑪麗黛萊莎(MariaTheresa)與法王路易(Louis)十五世的寵妃彭巴度(Pompadour)夫人密洽,再出奧國外相柯尼次(Kaunitz)與法方談判,結束法奧之間三百年的齟齬爭霸,而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新興的普魯士。
法奧兩國之外加盟的友邦還有帝俄、瑞典和薩克遜。
英國為了和法國在海上抗衡,尤其這時不論是在美洲(加拿大)、在亞洲(印度),為了拓展勢力範圍,相持不下,因此乘機加入了普魯士和法國宣戰,成為普魯土唯一的戰友。
一七五六年的八月,普王弗來得利克(Frederik)二世獲悉法奧俄瑞薩聯合陣線組成,乃先發制人,以迅雷的態勢擊破了薩軍之後,又連連在羅斯巴赫(Rossbach)及柳登(Leuthen)兩地擊潰了法奧大軍。
經過幾年的血戰,儘管弗來得利克用兵如神,究竟寡不敵眾,到了一七六二年,已經士卒傷亡殆盡,而英國也不肯再繼續支持,弗萊得利克甚至準備自殺以謝國人,忽然帝俄女皇伊莉薩白(Elizabath)崩逝,形勢大轉,俄新皇彼得(Peter)三世一向崇拜弗來得利克,稱為「我師」,即位兩個月後,便與普魯士言和,並結盟友而興兵攻奧了。
在這種情況下,法奧的優勢已不復存在,同時法國在海外與英國的爭奪戰也節節失利,原來佔有的領域處處被英人攘奪而去,甚至連在加拿大的魁北克(Quebec)、印度的彭地雪裏(Pondichery),最重要的據點都陷英手,到一七六三年二月,雙方已無力再戰,而罷兵言和。
在休士土堡和約中,奧國正式割讓西萊西亞給普魯士,而在巴黎和約中,法國把所有美亞兩洲的屬土幾乎全部割讓給英國。
(汪公紀)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15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