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革命史蹟●雲南河口之役】
國父於廣西鎮南關革命起義失敗後,令黃明堂、王和順、關仁甫等轉謀進取河口,經營雲南,以建立革命根據地。
時國父去新加坡,胡漢民留於安南河內策應。
黃明堂等乃以革命軍二百餘人喬裝為苦工,聯絡地方巡警為內應。
於光緒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三月二十九日襲取河口,血戰五、六日,占領四砲臺,殺清邊防督辦王鎮邦,收編清降卒六營,布告安民,並派兵保護領事稅關外僑,送返法界。
四月初四,明堂率部占領雲南新街,聲勢甚銳。
清雲貴總督錫良張惶失措,求援於黔蜀桂三省。
時國父遠在南洋,不能過法境,未能親臨戰陣,急電委黃興為國民軍總司令,節制雲南各軍。
興由海防入河內,赴前敵督師。
至河口見明堂屯兵不進,貽誤戰機,意至焦灼。
乃親率各軍先取蒙自,惟降卒疲玩不振,多不聽命。
遂決先回河內,組織一支基本隊伍。
不期行至老街,法吏疑為日人,截留之,送回河內。
胡漢民使粵僑楊壽彭等與法吏交涉,始獲釋放。
因知為革命黨人,乃藉口照國際法例,遣送出境。
而河口革命軍乏人指揮,軍心渙散,進取失機。
明堂等守候月餘,人自為戰,散漫無紀,而清援軍已四集,其數約十倍於革命軍,降卒復譁變,與敵內外呼應,河口遂不守。
明堂率部六百餘人退入安南。
此為國父第八次革命起義。
(黃光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14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