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和聲學】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7 06:36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和聲學】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和聲學

 

和聲學,英文為TheoryofHarmony,德文為Harmonielehre,法文為TheorieHarmonique,義大利文為LezioneDellarmonia。

 

和聲學最早的文獻可追溯至茲魯里諾(JZarlinoGioseffo,西元一五一七~一五九○年)的「和聲課程」(IstitutioniHarmoniche,一五五八),但當時屬於調式時代的中期。

 

真正和聲學的出發點,可說已進入大、小調十八世紀的拉摩的著作「和聲概論」開始的。

 

和聲學是和絃研究,將合成音的各種可能方法加以分類,研究其相互關係;

 

確立和聲樂句構成的自然法則之學問。

 

自古以來和聲學可分為兩支流:一為科學的、思想的和聲學;

 

一為作曲技術的指引之實用和聲學。

 

以傳統的和聲法為對象的和聲學,日前最為普通,其內容:調的主要和絃(主要三和絃、屬七和絃等),副和絃,和聲外音(經過音、倚音、助音、掛留、先現音等)。

 

全音階轉調、變化和絃、半音階轉調,異名同音轉調等。

 

和聲學的實習,通常的人聲的混聲四部做和聲的連結(HarmonicProgression),且需顧慮到各聲部的進行;

 

與對位法脫不了關係。

 

歷史上對位法的音樂比和聲音樂先出現,但通常在學習上,和聲學之後才學對位法。

 

二十世紀的音樂,實際上已不再固執大、小調的調性。

 

和聲法也以作曲家各自的實驗性手法,作自由發展。

 

其理論上的基礎很難確立,多半僅止於為新和聲法的提示與說明罷了。

 

二十世紀以後的音樂,可以說已進入另一新的階段,和聲學已不再是音樂理論的獨立部門。

 

以傳統的和聲學稍加新的結合,有荀伯(Shoeberg)的和聲學(Harmonielehre,一九一一年)。

 

興烈密特(Hindemith)的作曲指引(UnterweisunginTonsate)提出了新的和聲論。

 

二十世紀和聲學的重要著作有:皮斯頓(W.Piston)的和聲學(Harmony,一九四○)、和聲分析原理(PrimLiplesofHarmonicAnalysis,一九三三)。

 

雷姆斯基‧柯薩可夫(Rimskii-Korsakov)的實用和聲學(PracticalManualofHarmony,一九三○)。

 

霍瓦德(W.Howard)的科學化和聲的藝術(WissenschafflicheHarmonielehredesKunstters,一九三二)姚普(H.Erpf)的輕音樂和聲技巧的學習,(StudienZurHarmonieKlangtechuikderNeuenMusik,一九二七)。

 

(張邦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90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