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宗教●祆教】
祆教(Zoroastrianism),源於波斯,由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所創。
他的生卒年代,根據權威史家的考證,應在西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之間。
他的出生地多認為就是祆教中心拉卡或稱列城(RaghaorRai),距德黑蘭東南七公里處。
他可能為拜火教祭司,因倡宗教改革而被拜火教祭司所排斥,因而轉往伊朗東北巴克特里亞(Bactria,即大夏)佈道。
自信由善神馬士達(Mazda)獲得啟示,要他從事宗教改革的偉大使命─創立一神教,只崇拜伊朗主神馬士達,而黜其餘各神為魔鬼。
祆教教義(Dogmas)主要執「二元論」:在宇宙間有兩個原則,一善,為光明、美善、生命、真理和道德之源,他就是惟一善神馬士達,其性體為精神的與超自然的;
為造物主、立法者與未來審判人類的裁判。
一惡,為黑暗、罪孽、死亡和物質之淵,其首領名阿利曼(Ahriman)。
惡神由何而來?
交代不清,有謂源於馬士達,有形的世界也由他溢出(Emanation),人類自然也由他所創造。
善神與惡神分別創造己之護從,作其助手。
善神的護從計有七位:即善念、秩序、主權、虔誠、聖德、不朽和慈善,此為「七德」;
惡神的護從也有七位:即驕傲、吝嗇、迷色、忿怒、嫉妒、貪饕和懶惰,此即「七惡」。
他們為崇拜唯一的真神,不如猶太人、羅馬人或希臘人奉獻牛羊犧牲,更用不到邪法(Magic)或唸咒文(Sorcery),而主要的敬禮儀式是以「火」去敬禮真神。
因為火是唯一真神的本體本質及象徵,因而北魏時傳入我國,稱作「拜火教」。
他們最早並無神廟,只建焚火用的祭壇,後來方建火廟,於此也開始舉行不同的儀式,奉獻肉類、牛乳、水果、花卉、無酵餅和聖水(HolyWater)等。
善神與惡神互鬥達一萬兩千年,最後惡神及其助手將被善神消滅。
人類皆死而後復活,皆受善神審判,善人將因修煉七德而升天,惡人因蹈七惡而墮地獄,永受魔鬼的折磨。
又謂在瑣羅亞斯德死後三千年,救主將要來臨,他為瑣氏的後裔。
這時世界的末日也到,宇宙萬物俱遭毀滅,救主也要死亡而後復活,從此一個不朽的世界就開始了。
祆教經典名「阿威斯塔」(Avesta),內有教義、戒律與禮儀;
其中有名「卞塔斯」(Gathas言語之意)卷,據說為瑣羅亞斯德親口所傳授的「教義」(Ipsissimaverba),特強調為「神聖瑣羅亞斯德的聖訓」,實為西元一世紀的作品;
阿威斯塔經典原有二十一卷,今僅餘一卷。
基於祆教教義可以激勵民風,強化政府,因此為大流士一世(DariustheGrea,前五二一~四八六年)立為國教,很快傳遍帝國,再傳入亞美尼亞、加巴陶西亞(Cappadocia)和近東一帶。
百年後,帝王冷落祆教,轉而支持由術士們(Magi)所領導古老多神而拜偶像的宗教,尤其崇拜白晝之神或稱太陽神米赤拉(Mithras)。
至西元後波斯薩薩尼安王朝(TheSassanianDynasty,西元二二六~六五一年)又振興祆教,其總祭司坐鎮在拉卡祆教中心,宗教大權完全由他掌握,其地位僅次於皇帝;
其他祭司除負責各地祆寺祭典外,又負責教育青年之職。
迨三六三年阿拉伯人占據帝國後,初對他們尚稱友善,但黑衣大食執政時大受迫害,從此一蹶不振。
目前僅中部克爾曼與葉茲德(KermanandYezd)二地尚有一些信徒,其他皆被迫轉信回教了。
只有少數不願長期遭受壓迫而逃入印度孟買一帶定居,人數約萬餘,即所謂巴爾西人(Parsees)。
他們人亡後遵古律不行任何葬禮,把遺體置在所謂「安靜塔」上,任飛禽啄食而歸於自然,此為祆教戒律之一。
西元三世紀祆教盛行於西域各國,六世紀初北魏時傳入我國,稱為拜火教或火神教;
唐改稱祆教。
唐高祖為羈糜西域各邦,在長安敕建祆寺四座,東都洛陽三座,其它大城也有祆寺,而以河西四郡最多。
政府並設有專官,稱薩寶,為正五品,其下有薩寶府祆正、祓祝和薩寶府史等,主持祆教一切事宜,多由西域人擔任。
但國人信仰者不多。
唐武宗會昌五年(八四五)下令滅佛,祆教同受打擊,從此歸於寂滅。
(羅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32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