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政治哲學】
政治哲學(PoliticalPhilosophy),是研究政治的道德和形而上方面的政治問題;
它應用哲學及歷史方法去探討國家的性質、政治生活的方式、政治研究的哲學層面、政治義務的基礎、各種政府的道德意義、道德與政策的關係、政治的目的,以及政治社會如何實現此種目的的方法等問題。
政治哲學的中心課題是如何安排及限制公共權力,以維持和促進人類政治生活的品質。
政治哲學受時代、政治情境,及政治思想家本身的影響與限制。
政治哲學家所提出的解決政治道德及生活品質問題的答案與方案,往往反映了他的時代、政治背景,和他的心態與知識。
政治哲學大都是理論的和哲學思辨的,而不是描述的;
作為一種規範學科,它著眼於應然的判斷(Whatisoughttobe),而不重視實然的描述(Whatistobe)。
也就是取向價值判斷,而不取向事實判斷。
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決不能積非成是,積惡為善。
政治哲學關心的是政治系統、政治權力、政治人物,及政治行為的目的是否正當;
應不應該把手段當作目的;
政治生活的理想境界是什麼;
在政治中的公道是什麼,人民權利或政治自由應如何加以保障;
政府機關間的權限應如何畫分,使不致互相侵越;
政府權力應如何限制,使不致侵犯人民的自由權力,而仍有效能;
國家的目的是什麼;
主權的基礎應如何確定等基本問題。
政治哲學的範圍相當廣泛,它和倫理學、社會哲學、知識社會學,及社會人類學頗有關聯;
和政治思想及政治理論,尤多重疊。
不論中國或外國的歷史上,大部分政治思想家或政治理論家都是政治哲學家。
不過,政治理論(或學說)比政治哲學涵義來得廣泛;
它除了以政治哲學為基本內容外,還包括兩個項目:一個項目是法律的政治理論(LegalPoliticalTheory),討論實證法的性質、主權的觀念,及政治權力的行使所受法律的控制等;
另一項目是科學的政治理論(ScientificPoliticalTheory),注重政治現象實證的觀察,並歸納推概其原理原則。
西元二十世紀,政治哲學的主流是三民主義。
因三民主義所探討的是本世紀世界人類普遍的三大問題─民族問題、民權問題、民生問題。
目前行將進入二十一世紀,而此三大問題尚未獲致徹底的解決,當仍為未來世紀人類關注的主題。
所以,二十一世紀仍是三民主義的世紀。
(馬起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17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