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政治●州伯】
州伯,官名(漢內則)。
州史獻諸州伯,九州之方伯也(漢書朱博傳)。
古時所選諸侯之賢者,以為州伯。
又史記所載:「諸侯一方之長曰州伯,以諸侯中之賢者任之。」
伯者,諸侯之長也。
禮記王制篇:「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百,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百各以其屬,屬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為左右曰二伯。」
此伯者,非五等爵之伯,乃諸侯卿士之殊榮,如石公(詩甘棠,召伯虎殷)、芮公(芮伯殷)、秦公(春秋有稱秦伯者)皆稱伯。
晉文公受九錫而為伯(左昭九年傳),周禮宗伯大宗伯:「九命為伯。」
典命:「上公九命為伯。」
曲禮:「五官之長曰伯。」
是也。
公羊隱五年傳:「自陝而東,周公主之;
自陝而西,召公主之。」
是為伯之所本。
又州伯為古代州長州內之稱,州長古官名,為周禮地官之屬,位次卿大夫。
鄉有五州,州長為一州之長,各掌理其一州之政治以及教令之法,如九州之方伯亦稱州長(詩周南,召南疏)。
尚書謂文王為西伯,殷之州長曰伯,謂之雍州伯。
又史記周制:王畿千里以外,管轄諸侯之長官,稱曰方伯,方者四方之一方也。
(彭瑞芝)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55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