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英文●吉朋】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4 07:01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英文●吉朋】

中華百科全書●英文●吉朋

 

吉朋(EdwardGibbon,西元一七三七~一七九四年),為英國大史學家。

 

他於一七三七年誕生於倫敦附近的普特奈(Putney),家境富有,但體弱多病,以致學業時常中斷。

 

一七五二年,他十六歲時進入牛津大學瑪達琳學院(MagdalenCollege)肆業,僅入學十四個月即離校,而且經驗並不愉快。

 

一七五三年入天主教,其時天主教徒在英國仍受歧視,乃父遂送其往瑞士洛桑。

 

此後五年(直迄一七五八年),在洛桑讀拉丁典籍,習法文,並結識伏祿泰爾,同時也重歸新教信仰。

 

七年戰爭(一七五六~一七六三)爆發時,曾入伍英國民兵為上尉。

 

戰後再遊歐陸,於一七六八年回倫敦,並曾擔任英國國會議員(一七七四~一七八○、一七八一~一七八三)。

 

一七八三年後退出政壇,定居洛桑,一七九三年返英,翌年死於倫敦。

 

吉朋自幼喜愛讀書,涉獵甚廣,及於史學、神學、哲學、古典書籍,乃至於數學。

 

他修養最高的學問是史學,他的畢生力作是「羅馬衰亡史」(TheDeclineandFalloftheRomanEmpire)。

 

該書係以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寫成,至今仍為混史學與文學於一體的傑構。

 

他動念為此巨著,係於一七六四年歐遊途次義大利,於該年十月十五日坐在羅馬神殿的廢墟上冥想時,決意要寫羅馬衰亡的歷史。

 

一七六八年後開始動筆,第一卷出版於一七七六年,第二卷及第三卷付梓於一七八一年,第四卷及第五卷問世於一七八八年(一七八一年時,他已敘至四七六年西羅馬滅亡,後又決定探討東羅馬的歷史)吉朋在其著作中,非常重視政治、宗教和戰爭的作用,對於經濟與社會方面的因素則未多措意。

 

他在羅馬衰亡史中,攻擊早期基督教的發展和羅馬政府對基督教的政策(特別是第十五章及第十六章)。

 

他頗為強調基督教的興起與羅馬帝國之衰亡的關係。

 

此種論點,引起了長期的爭論。

 

事實上,吉朋的主張,與他所生活的十八世紀的時代精神和思潮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其時崇尚理性和輕蔑信仰。

 

他的文字極為優美,而且富有警句及諷喻。

 

吉朋亦曾計畫寫作一部大部頭的英國史,惜乎未及著手即逝世。

 

(王曾才)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32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